“辽北粮仓”昌图上演工业化大戏
在连绵起伏的山岗上,远近相连,随风而转的“大风车”,已经成为昌图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实施“工业强县、以工谋农”战略,素有“辽北粮仓”之美誉的昌图县,依托资源优势,唱响工业化大戏。
昌图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百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83万,正常年景粮食产量17.5亿公斤,2008年的粮食产量更是高达18.75亿公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10。但在很长时间里,昌图的经济排名不用说在全省,就是在铁岭市的县(市)区中也不靠前。如何让产粮大县发展成经济强县?昌图县委、县政府破解这一难题的思路是,推进“工业强县、以工谋农”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好“新型能源、换热设备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化工”四大基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变单一的产粮大县为经济强县。
昌图县地处我省通往黑龙江、吉林两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咽喉要道,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不但成为独特的发展优势,也为其发展风力发电创造了条件。以此为载体,昌图县依托老四平工业园区,建设 “产业集中、竞合发展、互为配套、互为市场”的高度专业化、高度集约化的辽宁换热设备产业基地。目前,这个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投入资金4.3亿元,落地项目41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个,已经开工项目25个。到今年底,落地项目将达到100个,换热设备产品市场份额将占到全国的1/10。
此外,昌图县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资源,把风力发电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短短的几年时间,全县已装机25万千瓦,有249台机组,年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年收入3.65亿元。现在,大唐集团5万千瓦风电项目风机已吊装完毕,龙源集团30万千瓦风电项目三期工程、京能集团1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工程都已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昌图县已经成为全省风电第一县。
在支柱产业的带动下,昌图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53户,同比增加44户。2008年,全县农业生产增加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生产增加值实现16.7亿元,同比增长78.4%。
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对实施 “以工谋农”战略也形成强有力的推动。 2008年,昌图县以扩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为突破口,延长玉米、大豆、花生等10大农产品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全县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个;在保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48%;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链条上获得收入2600元,同比增加260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