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吉林财政新闻联播

通化市着力打好脱贫攻坚精准战和持久战

  通化市结合脱贫工作实际,针对脱贫工作中的“急躁冒进”的问题,重点打好脱贫攻坚精准战和持久战。 

  一是调整攻坚目标,明确主攻方向。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脱贫目标调整为与全省一致,即到2019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具体是:2017年计划脱贫7239人,退出贫困村27个;2018年计划脱贫7341人,退出贫困村29个;2019年计划脱贫3059人,退出贫困村17个;省级贫困县柳河县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二是克服松劲思想,保持良好态势。层层传导压力,克服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延长而可能产生的松口气、歇一歇的松懈思想。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强化责任担当,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抢抓发展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把握引领新常态,以脱贫攻坚为切入点,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攻坚克难,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三是补齐项目短板,全面增强造血功能。2016年,全市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依托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新兴业态,共实施脱贫项目464项。上半年,全市又开工建设脱贫项目382项。及时开展的“冬季行动”和春季帮扶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脱贫项目建设。下一步,将着力解决脱贫产业项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切实补齐项目短板。特别是高度关注非贫困村的帮扶工作,以产业园带动非贫困村,确保每个非贫困村都有脱贫产业项目的支撑。突出特色,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要注重实效,坚持长短结合、大小搭配,培育好龙头骨干企业,完善与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增加收入。在补齐产业项目短板的同时,进一步补齐基础短板,着重补齐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短板。

  四是落实扶贫保障,保证政策叠加到位。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批扶贫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市政府针对因病致贫、返贫难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意见》,由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将市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印发了《通化市精准扶贫“脱贫保”工作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意外事故、大病风险致贫、返贫问题。各地也针对“三保障”出台了一批优惠政策。今后工作中,将保持这种良好的工作势头,在精准掌握、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支持发展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资产收益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发展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兜底保障、社会公益扶贫等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医疗救助扶贫、教育助学扶贫、培训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再制定和细化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叠加效应。同时,确保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抓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扶贫政策应该覆盖的人群100%覆盖,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100%享受。

  五是深入贫困村户,精准抓实包保帮扶。要求各包保部门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包保帮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更大的精力、物力和人力投放到帮扶工作中去,帮扶总体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要周密细致,有进度安排,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拓宽帮扶思路,千方百计地落实开发式、“造血式”扶贫措施;既关注提高贫困户收入,更重视贫困村民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一些驻村帮扶干部驻村时间短、工作不深入,还存在挂名、走读现象的问题,着力解决个别包保干部进村入户次数少、时间短,或者只注重节日走访慰问,平时联系少等问题。

  六是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及时发挥作用。在扶贫资金投入上,一方面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包括积极对接更多的上级扶贫资金,加大市县乡三级财政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参与我市扶贫开发事业的积极性,拓宽扶贫开发资金的筹资渠道。加强与各类民间扶贫基金组织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为各类民间扶贫资金参与我市的扶贫开发事业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大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加强监管,围绕有利于保值增值、加快发展、带动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投资1.1亿元;市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0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扶贫资金近3000万元。

  七是坚持精准工作,严格审核有序进退。继续科学进行动态调整,不断筑牢精准脱贫的坚实基础。对乡村干部加强指导和培训,确保基层扶贫干部熟知贫困人口识别程序。进一步做好退出和巩固工作,确保稳定脱贫。抓好建档立卡规范运行,随时按程序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调整,细化量化考核指标,防止假脱贫和数字脱贫。严格按照退出指标和程序开展工作,确保有序退出。加大查验力度,明确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的查验覆盖权限责任。并对已退出的贫困对象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贫不返贫。同时,组织排查整改存在的问题,共排查梳理列出了7个方面13个问题,迅速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任务和责任清单,提出了14条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整改责任人,对整改成效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整改,强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扎实开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