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财力向民生倾斜
近日,吉林省省长助理、财政厅厅长王化文指出,吉林省财政厅在制定政策、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上,始终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连续3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努力保障民生资金需求。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面临很大困难,但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仍然比上年增长了27.5%。
第一,促进就业资金保障。进一步拓宽了财政政策资金的扶持范围。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共筹措拨付就业专项资金22.2亿元,比上年增加4.6亿元,增长了26.1%。
第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平均水平由925元提高到1040元,确保了150多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3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由540元提高到760元。筹措拨付资金2.5亿元,为全省248万城乡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次性补助。进一步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筹措拨付优抚补助资金6.4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增长19.8%。
第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全省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资金达到523.8亿元,比上年增加116.3亿元,增长28.5%。一是重点支持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和开展深松深翻等,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大幅度增加了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三是筹措拨付资金6亿元,支持开展“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对购买相关产品的农民给予财政补贴。四是筹措安排专项资金6.9亿元,用于支持解决全省118.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五是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7亿元,重点支持12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规划。
第四,促进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从年生均小学290元、初中430元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筹措拨付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7.2亿元,重建和加固改造校舍面积100万平方米。在2008年补发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基础上,2009年又按计划补发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6.8亿元。积极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试点,妥善落实资金,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14.6亿元。筹措拨付资金5592万元,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和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第五,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7.8亿元,将16万符合条件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参保支持力度,资助181万城乡困难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筹措拨付资金15亿元,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筹措拨付医疗救助资金3.5亿元,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中的住院救助水平和门诊救助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了48%和45%。筹措拨付资金1亿元,支持改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设备配备水平;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卫生医疗大学生培养计划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等活动。筹措拨付资金1.5亿元,努力保障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费需要。
第六,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支持城市、林业、煤矿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五路安居”工程。2009年,全省“五路安居”工程建设面积达2949.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补贴户数由上年的23万户增加到33万户。城乡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