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整合支农资金取得显著成效
2007年,柳河县被省财政厅推荐为财政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县。两年多来,县财政局按照国家和省厅部署,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规划先行,充分体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柳河县委、县政府在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本着“整合资金、整合产业、整合政策”的原则,深入实施了“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打造龙岗山脉一条特色农业经济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两大重点;发挥吉林省最大烤烟基地、国家级山葡萄种植基地、东北最大野生山珍加工基地三大优势;创新政策、保障、激励、资金筹集使用四大机制;培育壮大烟叶、山葡萄、畜牧、绿优米、龙岗山野生山珍加工五大特色园区。从而探索建立了从过去单纯的“救济式”支农到全新的“扶持式”支农的全新模式,从而使 “小”计划让位“大”规划,“小钱”变“大钱”。2007—2008年柳河县累计整合支农资金19,588万元。
二是整合保障资金,在抵御风险方面给烟农吃了颗定心丸。柳河县是全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烤烟已成为柳河县富县裕民的一个主导产业,但由于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烟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烤烟生产在2007年前一直徘徊不前。2007年柳河县委、县政府把烤烟产业纳入整合支农资金体系,两年来已整合资金投入烟叶种植园区建设5,577万元,其中:整合中央财政资金投入150万元,整合省级财政资金400万元,烟叶公司投入2,000万元,银行信贷投入650万元,农民投入2,377万元。上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烤烟房补助(1000元/每个烟房补助)、防雹补贴、保险费、受灾户补贴等,大大提高了产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增加了烟农生产的积极性。烟叶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富县、强乡、裕民的主导产业。
三是资金捆绑使用,全县山葡萄面积增加了2万亩。为全力打造民族化、特色化和差异化的柳河山葡萄酒,从2007年开始,柳河县委、县政府以资金整合为契机,实施了“山葡萄酒产业振兴计划”,成立了柳河山葡萄酒商会、制定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并在整合支农资金方面,将上级补助资金和县乡财政补助资金捆绑使用,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按一定标准对农户给予补助。通过资金整合、政策扶持,2008年全县发展山葡萄种植面积3万亩,比整合前增加2万亩,增长2倍,共有12个乡镇,4,000户农民种植葡萄。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整合支农资金过程中,柳河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了城镇、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重点实施了以柳河镇为“一极”、以三源浦镇和孤山子镇为“两翼”的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共实施整合“一极两翼”重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个,累计整合该项支农资金3,438万元。实施了一统河、柳树河等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了以农村道路和城镇基础设施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使2.5万户农户共7万余人直接受益,提高了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柳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