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政综合施策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见效
2025年8月1日 来源:江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今年以来,江西财政坚决扛起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政治责任,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深化改革、狠抓整治、强化监管,一体推进“学查改”,持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推动作风建设与财政管理深度融合。
一、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牵引,严格过紧日子制度执行
坚持高位推动,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省领导专题部署推进,更大力度把牢过紧日子“硬杠杠”,更好节用裕民。一是从严控制会议费、培训费和公务活动经费开支。实施会议数量和经费总额“双控”,对各地各部门会议与培训限定在基本支出公用经费预算定额标准内开支,2025年省级安排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只降不增;出台全省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1-4月,省直部门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均同比下降超10%。严格实施“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限额管理,创新对出国(境)经费管理实行限额统管、预算统编、计划统审,1-4月,全省“三公”经费支出特别是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同比明显减少。二是大力压减对外委托事项和经费规模。从严控制部门主责主业工作的政府购买服务和经费预算,分类分档控制和压减规划设计、检验检测、验收评审、决策咨询等委托类经费开支,2025年省本级安排委托业务费支出预算同比下降17%。三是严格控制新增资产配置和省直党政机关工程建设。从严审核新增购置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办公资产,科学核定各部门配置计划控制数,推进“公物仓”实质化运作,对省级公务用车实行“配一退一”。实施“省直党政机关大院零工程年”行动,明确2025年省直机关原则上不开展工程建设和维修改造,2025年省本级安排办公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省直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等支出预算同比显著下降。
二、以专项整治为重点,规范财政资金全链条管理
将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未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等问题分别纳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内容,全面纠正各类违规行为,让财经纪律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一是深入开展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问题集中整治,将此类问题纳入地方财经纪律重点复查和集中整治交叉检查范围,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全省包含“旅行、旅游、景点、景区”等关键字的财政支付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与纠正公款旅游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旅游安排等问题。二是深入开展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有差距集中整治,研究制定加强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相关文件,对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正负面清单管理;研究修订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督促单位规范资产台账设立、加强资产盘点等基础工作,推动更多国有资产高效盘活。
三、以财会监督为抓手,巩固乡镇资金监管成效
围绕财政资金监管、国有资产管理、财会监督履职等方面突出问题,积极谋划财会监督提质增效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更好解决当前财政管理普遍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有效提升基层财政治理水平。一是持续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约束作用。对2024年31个省级重点项目和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形成问题整改建议,将评价结果与2025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挂钩。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出台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省级操作指引(试行),将成本效益理念和方法融入项目支出全生命周期,推动同等财政投入成本情况下实现产出与效益最优。二是不断强化基层财经纪律执行。加大对乡镇广告宣传费、招商引资等6类费用规范管理,聚焦乡村振兴、医保基金、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各级财政部门梳理排查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对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并针对性地健全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三是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穿透式监管大数据应用。对163项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设置220多条控制规则。优化乡镇环境整治、办公费等重点支出预警规则,及时发现并处置资金支付监控发现的违规问题;开发上线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环节前置人脸识别认证功能,妥善解决乡镇“一人多钥”问题;增加向个人账户转账的预警监控,防止预算单位违规向个人账户拨付大额财政资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