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多措并举解决群众如厕难
今年以来,南康区坚持以务实举措见实效,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攻坚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厕所少”“厕难管”等问题,用民生实事回应民生诉求。
统筹整合解决“数量少”问题。针对不同区域,根据不同需求,对老旧公厕进行改建,充分利用现有绿地及公共空间,见缝插“厕”,合理增加公厕数量。如对农贸市场、实验小学体育场等周边公厕如厕条件进一步提升,提高如厕舒适度。在城区南水大道、工业大道等区域新建了一批“木屋”公厕;在赣南大道两侧新建装配式公厕。2020年,南康城区公厕新改建95座;乡村公厕新改建369座;农户厕所改建14927户。同时在家居小镇等旅游景点,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一批移动厕所,实现弹性供给。
合理规划解决“选址难”问题。因公厕用途较特殊,没人愿意将公厕建在自家门口,“邻避效应”一直以来都是公厕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保证公厕建设顺利进行,在公厕选址期间,专门成立工作组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合理选址新建公厕。遇到居民投诉的问题,安排专人进行实地调查,并做好投诉人的解释工作。同时,加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张贴文明如厕标语、宣传牌等形式强化厕所革命宣传,普及文明如厕理念,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规范标准解决“厕难管”问题。公厕实行“专人保洁”管理模式,制定了管理制度、保洁标准和考核相关规定,并全部24小时免费开放,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舒适的如厕体验。设立保洁质量监督牌,公布管理人员、监督电话,实行公厕管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按照每500米至少可见1处公厕指示牌的标准,在城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等地设置了公厕指示牌约220处,方便群众高效地找到厕所。同时,结合数字城管、百度地图等平台,将公厕位置联网上线,市民群众可以通过线上地图查询,搜索方圆500米至5000米范围内的公厕,让上厕所走捷径。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