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多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的“三感一度”
2020年以来,南康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突出医疗保障的“民生坐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人民群众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截止目前,南康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万人,参保率达97.86%。二是医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最低筹资标准从120元提高到280元,财政补助从420元提高到55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8000元降到10000元,报账比例由50%提高到60%。三是落实贫困人口免费参保、“先诊疗后付费”和“四道医疗保障线”等政策。今年投入5000多万元为全区9万多贫困人口参保,“四道医疗保障线”报销2.2万人次1.9亿元,平均报销比例90.30%,稳定在90%的适度目标。
二、集中招采药品降价,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落实国家药品和部分贵重材料带量采购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针对慢性病和抗癌药品,按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全区22家公立医院分3批次集中采购116个药品品种,基金支付600多万元,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3%,最高降幅达93%,显著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是通过开展现场宣传会、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等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对辖区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2018年-2020年度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和自查自纠及抽查、复查。今年共查处339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违规行为,追回医保基金700多万元,行政处罚39家,约谈医药机构33家,对典型案例媒体曝光6例,有效震慑了欺诈骗保行为,维护了基金安全,保住了百姓的“治病救命钱”。
四、提升医保经办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是实行错时、延时服务。在工作日中午、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高频办理事项实行错时、延时服务,安排窗口工作人员值班,共办件1.2万余件。二是简化异地就医办理程序,通过赣服通、微信公众号、“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平台”微信小程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2万余件,三是今年12月底实行城乡居民参保微信登记,将新生儿、职工转居民等10类人员的参保登记途径推送到南康医保公众号,由过去的到各乡镇医保窗口办理登记到现在的通过手机可直接完成参保登记,推出仅一周的时间就有600余人完成了参保登记,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