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四点发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南昌县财政局在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大的前提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向内挖,大力提质增效,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绩效,以改革精神做好以财辅政大文章,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积极有为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在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依法抓好财政收入组织。一是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等涉税信息采集共享,将“信息”变“税源”,将“税源”变“税收”。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通过加快闲置国有资产处置、清理规范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以及全面推行财政票据管理电子化改革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确保相关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及时跟进研究上级财政支持政策和奖金投向,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南昌县情况,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更多支持。坚持“堵后门”与“开前门”相结合,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举债的同时,抢抓国家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的政策机会,争取更多的新增政府债券资金额度,优先保障在建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专项债在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
二、提质增效抓稳经济运行基础。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服务保障“六稳”工作。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综合采用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激励社会资本加大对节能环保、市政基础设施、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发挥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作用。二是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三是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充分发挥“财园信贷通”的功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
三、“底线思维”抓牢“六保”工作举措。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财政保障能力,全力支持“六保”工作。一是坚持保市场主体。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努力用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二是认真落实保就业各项政策。认真落实职工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各项促进就业措施。三是支持保基层运转。落实“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主体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上的优先顺序,同时,加强“三保”风险动态监控评估研判、国库资金调度,全力保障“三保”支出资金需求。四是坚持保基本民生。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保障脱贫攻坚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做好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财政民生保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优化结构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坚持有保有压,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打好“铁算盘”,管好“钱袋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严格控制非刚性支出,严格执行县委办、政府办《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实行财政支出“十严控”措施》的通知精神,强化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制定压减支出的具体措施。严格预算追加事项、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等刚性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新增支出。二是抓好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严格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直达资金使用要求,在规范资金拨付流程的基础上,推进预算单独下达,资金单独调拨,加快直达资金分解下达,加快支出进度。同时坚持快速直达与有效监管相结合,加强资金的全程跟踪监控。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强化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监管力度,推进国有资产资源整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有资本运营体制机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征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