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西财政新闻联播

南康区:四个聚力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

  南康区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强化各类保障和示范引领,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加快构建起适应需要、标准统一、网络健全、便捷高效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283个,实现全区所有建制村和城镇社区全覆盖。

  一是聚力组织保障,着力解决“想办没人办”的问题。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成立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检验政府系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主战场”,把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作为检验乡村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稳步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聚力场所保障,着力解决“想办没地办”的问题。围绕打造“农村20分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圈”,重点选择老年人较集中、交通较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群众意愿较强、志愿服务较活跃、临近医疗机构的位置,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部、闲置校舍、老年活动中心、村卫生室、村文化站等场所,在242个建制村分别选址建设一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并在站点内配建养老食堂。积极盘活国有闲置资产,结合社区办公用房、物业用房,选址建设了41个城镇社区站点。同时,在19个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用房。

  三是聚力资金保障,着力解决“想办没钱办”的问题。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区本级财政拨付等方式,落实站点建设资金,区财政一次性为全区283个城乡站点安排建设资金共计1430万元。站点日常运营中,由各村(居)委会负责水电气费等日常基础性开支,其余运营开支则通过老人(子女)缴费、社会捐赠等方式保障,并鼓励各站点适量开辟种养基地,节省经费开支,确保各站点特别是养老食堂收支平衡。同时,从2020年起,区财政每年为所有站点安排1个公益性岗位和运营补助3万元。

  四是聚力示范引领,着力解决“想办不会办”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尽力而为”原则,率先高标准打造25个城乡站点。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较为分散、养老服务需求不一的实际,重点打造了唐江镇白石村、龙回镇石滩村等样板站点,通过添置厨房设施设备、完善文体器材等措施,提升站点为老服务能力。针对城区人口密集、老年人口众多等现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360万元,高标准打造了集文体娱乐、点餐配餐、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蓉江日间照料中心。依托示范点,并以点带面、全区推广,初步探索出一条助餐、助安、助医、助娱养老服务模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