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财政: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惠民生
近年来,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宜黄县财政局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加快构建高质量公共文化财政政策支持体系,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通过多方筹集资金2.43亿元,重点支持卓望塔森林公园、百露洲湿地公园、清水湾公园、水北新区公园、工业园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12个乡镇先后建起了文化综合站,131个行政村开设了农家书屋,结合振兴乡村规划新建、改造提升乡村大小文化广场30余处,为活跃基层文化奠定基础。
二、大力支持,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县财政积极支持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工程,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全县行政村开设了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二是有序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有95%行政村的书籍和体育器材安装已到位。三是投入200多万元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四是持续保持送科技知识、送戏、送电影“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实现公益放映目标,财政按电影每场200元,送戏下乡每场3000元结算。
三、突出重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继续将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和基层,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一是财政每年安排128万元支持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二是充分利用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文化阵地,开设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图书外借工作室等,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三是支持文化馆免费开设书法、乐器、舞蹈、美术、摄影、宜黄戏、禾杠舞等多个培训班,参与各类培训人员达500多人,大大提高了市民文化素质。四是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现有长跑、广场舞、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等协会组织20多个,协会人员达1300多人。
四、形式多样,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读书、读报活动,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二是发挥各种协会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长跑、钓鱼等协会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三是通过送科技知识、送戏、送电影“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
据统计,2019年全县免费送戏、送电影下乡达1520场次,惠及观众160000人次,开展广场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全民健身跑步5公里等比赛20多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3000人次,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