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西财政新闻联播

宁都县财政着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一、绿色扮县城。充分利用县城群山环抱的自然地理优势,以城区保留各类公园及街旁绿地为多点,做好治水、育林、辟园、造景四篇文章,推进县城区域内荒山、村庄、沟渠、山体、水体、景观绿化,提升公园、河堤、道路、机关、庭院、广场、园区绿化标准,拆墙透绿、见空植绿、见缝插绿,以树为主,花草果相结合。建设生态小游园、湿地公园、水体公园、山体公园,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等景观。县城新增绿化面积180万平方米,绿地总面积达到4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15%。形成了绿树成荫、移步换景、错落有致的绿化效果,使绿色之城、生态之城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绿树绕乡村。在推进县城造林绿化时,着力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坚持乔、灌、花、草交互配套,绿、美、净、香“四化”结合,全力推进环村绿化带、村庄风景林、水源涵养林、果木经济林建设,让森林进城、绕路、傍山、依水、围田、入村、入院。打造花木沿路、景观依水、树木绕乡、林带环村的优美环境,营造纵横交错的森林生态网络、山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景观带、星罗棋布的生态文化点和集中连片的林业产业基地。2016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造林88169.3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40.5%,完成高速公路宁都段绿化51公里,国省道绿化543公里,县乡村道路绿化1028公里;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1个、市级生态村107个。 

  三、增绿惠民生。按照生态优先、产业至上、民本取向、增绿富民的理念,始终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作为最终目标和根本主旨,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目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林特产业基地面积达到79.3万亩,红豆杉、紫薇、樟树、桂花等乡土绿化景观苗木基地达5000多亩,全县小果园、小药园、生态园、景观园、苗木园、采摘园、休闲园等绿色经济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全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防林建设、退化林修复、精准灭荒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三个持续增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森林资源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四、绿美显活力。始终坚持把森林资源管护放在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坚守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红线,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严格控制在限额内。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全面普查古树名木资源,对630株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保护,跟踪监测。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力度。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