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西财政新闻联播

安义县“四个一体化”助推果旅融合发展

  安义县围绕建设绿色食品大县、文化旅游名县目标,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绿色果品,坚持“五个一体化”,走出了一条以果兴旅、以旅旺果、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唱响了“果之味、梦之旅”品牌。

  1、坚持规划一体化。依托全县10万亩果业基地,将果业发展规划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相交融,形成相互补充,互为促进格局。一是空间布局相互融合。在十二五规划中,旅游产业结合果业、景点、休闲农业等资源分布,全县形成了“一轴、两翼、三线、四区”发展布局,果业也因势调规,相应提出了“点、线、面”发展格局,把旅游景区周边山地或景点之间连接线作为果业发展重地,在空间布局上实现了融合。二是时间安排彼此错位。针对旅游旺淡季特性,在果业发展上注重季节时间延续性,在品种显选上尽量将果期错位,如一二月有草莓、三四月有桃李、五六月有杨梅蓝莓、七八月有翠冠梨、九十月份有柑橘,十一、十二月份有板栗等,实现了季季有花,月月有果的景观,给四季游带来了活力。三是区间功能互为补充。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和“先易后难、稳步开发”的原则,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编制景区景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景点功能规划中,注重在景点中镶嵌相应果林,在每片果林中设置景点,做到让游家既能游景,又能品果,果景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县新发展的农家乐、山庄等旅游景点有80%都建有相应果业基地。

  2、坚持文化一体化。强化文化媒介功能,将文化元素植入果业和旅游业发展之中,提升文化在果旅发展中的粘合度。一是寓文于果。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创意果业。面对高端消费群,我县挖掘部分果品的工艺化过程,提高果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如对鼎湖镇的沙田柚进行贴字、贴画等工艺处理,体现了游客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我县珠珞枇杷,因质量好,曾作为宫廷供果,广传于民间,后经文化加工提炼,其品质现在已收入小学教科书中。 二是寓乐于果。以果为媒,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果业。充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杨梅、蓝莓、枇杷、翠冠梨等特色果品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以精品采摘、果品认购、结婚取景、摄影写生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观光休闲果业,提高果品附加值,提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互动、体验效果。三是寓节于果。依托特色果业,大力发展节庆活动。特别是将果品文化节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与当地旅游资源、民风民俗相辅相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我县在新民乡举办了四届南昌市杨梅节,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杨梅成为安义一大特色品牌。

  3、坚持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利益共同化、效益最大化。一方面是合力共建。打破旅游口与农口系统政体制障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实行项目整合、资金整合。2013年打造了乌溪葡萄等20个精品果园和精品乡村旅游点。如农家乐星级创建和果业精品园、标准园建设中,逐一完善路标、停车场、仓储设备、完善排灌、道路、管理房等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资源共享。在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不搞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如在建果园道路时基本上按旅游道路设计,既美观更实用,在建喷灌滴灌设施时,注重观赏性和科普性,在建管房时注重与游客接待中心相互配合使用,使每一项基础设施成为一道风景,每一处风景成为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坚持产品一体化。走果品开发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道路,实施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强化果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挖掘果业产品与旅游产品的共性,实现果品到旅游产品到礼品的转变。一是果品变礼品。提升果品质量,延伸产为链条,彻底改变以前果农到集市销售的传统观念,促进果品向礼品和旅游商品转变。重点是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积极推广生态绿色种植技术,打响生态水果牌;制作果品包装,将果品当礼品分送到景区销售,让游客买得起、带的走;推进果品深加工产业,将果品制作成易保存、易携带的产品,如杨梅酒、冬枣果干、蓝莓酒、葡萄酒等已成为游客的最热衷的旅游商品。二是果园成乐园。将果园建成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推进进果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大低产果园改造力度,使果园集采摘生产、观光鉴赏、体验休闲、生态环保于一体,将果文化、果民俗、果科技打造成特色旅游品牌,最终形成“以果促旅、以旅带果、果旅互融”的一体化发展局面。如我县在杨梅节、葡萄节挖掘出了恋人品梅、亲子吃梅比赛等体验试的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参与。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