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作用凸显
近年来,金溪县财政局立足建立“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覆盖全面”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采取多举措对国库资金支付各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偏差,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一、健全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制定出台了动态监控管理办法、内部操作规程、2015-2018年工作规划,细化了监控主体、监控内容、核查方式等事项,强化了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财政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针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区分性质和类别,及时核实处理、跟踪问题整改、定期督查通报,实行日常信息季报和重要情况专报制度。
二、创新财政资金监管模式。实施动态监控,将财政监督的重点和关口从事后前移到事前和事中,从人工监管方式转变为系统自动预警和人工排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通过对资金流量和流向的多维、立体分析判断,快捷地提供有效监控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支付中的违规操作,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三、制定分级监控操作规程。根据《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支付管理办法》,结合监控工作内容和环节设置,绘制内部运行流程图,清晰各个环节职责,明确日常监控、综合核查、违规处理监控报告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要求岗位人员严格按照内部操作规程办理事项,将全县119家预算单位分为三个类别进行监控管理,在“单笔大额提现”上分别以1万、2万和3万元为标准,在“日累计提现”上以2万、3万和6万元为标准,实施分级监控。
四、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监控。依托财政一体化平台,预算单位支付信息实现“一次性录入、多环节使用、各系统共享”。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每笔财政资金的支付流程、流向、流速,并将监控结果即时反馈到预算单位,动态监控系统与公务卡支持系统和现金申报审批系统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各自独立运行的局面,数据在各系统之间实现共享。今年,在全面实施电子化支付管理的模式下,将改变财银系统分散开发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打通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最后一公里”,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强化安全保障。
五、提升动态监控运用效果。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生成统计图表,按照主管股室、预算单位、监控规则和监控处理结果分类统计、准确归集预算单位的支付数据,采取月报形式向财政内部股室通报监控情况,详细反映动态监控预警退回信息,增强财政内部股室对预算单位的对口指导,定期撰写季度分析报告,对监控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资金使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016年1至9月,财政授权支付总数3000余笔,涉及金额2800余万元,预警监控支付总数629笔,涉及金额450余万元,占财政授权支付总数的6.24%。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