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财政局“四举措”推进乡镇财政收入管理
今年以来,宜黄县财政局十分重视乡镇财政收入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实现了收入质量和水平的明显好转。截止目前,该县乡镇财政收入达到9300余万元 。
一、提高收入质量水平。一是积极培植财源,搞好乡镇财源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实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新型工业,扩大机械产业园和塑料产业园的加工企业规模,夯实财源基础。二是搞好测算、协调,摸清底数,搞好企业财务核算正规化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台账,逐月分析经营状况,积极协调,帮助解决企业在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税收预警机制。三是对税收类别进行分类管理。明确规定,去年以来“营改增”后的交通物流业税收100%留归地方;烟叶税的90%归口乡镇;对占非税收入大头的社会抚养费收入,县本级只集中40%统一使用,从而促进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
二、理顺集中收付流程。一是为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县财政安排专款,为12个乡镇和工业园区财政所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化硬件设备,并组建了网络,实现了财政业务县乡联网。同时统一安装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和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二是账户统设,由县财政局统一设立乡镇财政账户,取消另外的一切账户,实行集中核算。三是集中收付。乡镇一般性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县级国库,非税收入直接进入县非税局设立的收入资金专户。体制结算收入和补助收入等由县财政部门统一办理,根据年初预算,乡镇工资性支出,由县财政部门按月及时拨付实行统一发放,乡镇财政对预算单位实行报账制度,由乡镇财政所代行管理单位账务,乡镇公用经费支出和事业支出,由用款单位提出用款计划,由乡镇领导签批后,报乡镇财政所审核报账,专项资金支出,按有关规定拨付使用。对村级财务,实行村账乡管村用,从而建立起一整套运转顺畅的收入管理机制和管理平台。
三、严格预算执行管理。一是县财政强化乡镇预算约束,加强收入预算的组织协调和分析监测。二是为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规定乡镇财政年度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不得随意调整,因特殊情况需要调增或调减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三是加大上级转移补助性收入的力度,对乡镇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乡镇只负担1万元,其余由县本级代乡镇兜底,切实减轻了乡镇收入预算执行的压力。
四、强化监督检查力度。一是采取日常检查和临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收入资金征管情况进行有重点地抽查,促进乡镇税收收入规范管理。二是不断探索财、税、银联网监管机制,规范票据管理,以票管税。三是对零散收入,规范代征和委托代征管理。对违反规定,随意减免财政收入的及时责成限期整改。四是对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应收尽收不乱收、应缴尽缴不截留”,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坚决杜绝乡镇在财政收入入库时对超收部分未及时缴入国库、擅自立项收费、乱开银行账户、隐瞒上缴财政收入、坐收坐支和买卖税收、“虚收渗水”等现象和问题的发生。五是严肃工作纪律。组织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求乡镇积极配合,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档案资料,及时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对违反收支管理规定的,县本级不再给乡镇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对违法违纪的相关责任人,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