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三化四举措”推进会计管理上水平
为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水平,近年来,宜黄县财政局突出“三化”,采取“四大措施”,积极探索符合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服务了基层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促进了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一、突出“三化”构筑起会计管理新体系
(一)分级管理规范化。1.人员分布阶梯结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宜黄县已有执证人员1600多人,已经确认审核信息的人员956人,未确认人员541人。已审核人员中:会计类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的259人,大专学历455人。初级职称260人,中级职称近100人,占全县已确认执证人数的10.4%。基本做到了高级、中级、初级人员的阶梯分布状态,能够满足该县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所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单位数约660个单位中,县直单位约188个(含乡镇75个),省管单位22个,全县企业单位约450个,这样做到了会计人员的需求与存量的大体平衡,满足企业的财务人员的所需。2.“三级”会计集中核算。该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35个人,基本上包揽了除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自己安排会计外的县直单位和各乡镇学校的会计事务,财政所包揽了除村级财务以外的乡镇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各级单位的报账员则是各单位任用自己的职员;省管单位和各企业单位的会计由他们自行安排。3.村组会计农业部门全权监管。村级财会人员都由农业部门管理。乡镇所属单位的财会人员,管理起来较难,一些原来执有会计证的现在又不在会计岗位的部分人员就不能持续地接受会计继续教育,甚至不参与会计信息采集。而另一方面,一些近年来新上岗的会计人员,如:乡(镇)政府、学校、卫生院、尤其是村级财务的报帐员反而又无证上岗了。据统计,全县不含财政所在内的乡村级财会人员233人中只有30人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业资格证执有率只达到14%。其中,140名村级财务报帐员,都没有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证。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该县实行村组财会人员都由农业部门直接管理,直接监管,从而解决了这一突出问题。
(二)执业标准制度化。1.县直单位统一核算。对于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除极少数单位用本单位执证人员为会计外,绝大多数单位包括县乡两级学校都由县国库核算中心统一做账;收入全额上缴财政;资金拨付程序是通过财政在大平台系统下达计划指标;支出凭证审批程序为先由单位报账员提出支付申请,再由核算会计初审送审,然后由稽核会计审核,最后由支付会计生效打印支付令送银行付款。2.乡镇单位乡财县管。乡镇卫生院统一由卫生局成立的核算中心核算;乡镇政府及财政所等单位除“三公经费”(按“三公经费”规定程序支付)外的其他支出都由县纪检派出的领导干部签字后,按规定程序通过大平台支付使用。3.会计制度执行各有特点。县财政局对于本系统的会计人员包括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和各乡镇财政所人员有一定的考核制度,管理较严格。财政系统所有从事会计岗位人员都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每人按规定完成了会计信息采集工作并完成继续教育学习,同时还能积极配合会计股的各项工作。在工业园区就业且执有会计证的人员由于工作的需求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和报考会计职称的积极性都较高。4.条管单位管理到位。对于省属单位、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管理也较到位,除极少数单位不愿给员工报销学习费用,造成有不在会计岗位的执证人员不愿按时完成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外,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都能及时采集会计人员信息并每年完成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在外地从事会计职业的执证人员能主动地与会计股联系,坚持完成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学习。有些多年在外地工作的会计人员甚至觉得会计档案保存在家乡,就感觉自己多了一种安全感。那些下了岗又重新找到了会计工作的人通常不愿把现在的单位当做工作单位,而愿意把原来的早已经改制了的单位当作自己的单位。通过温馨的会计服务,营造起了浓浓的家乡情结。
(三)日常监管信息化。1.县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全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所应用的会计软件是华兴博思财务软件。会计档案保管方式,是由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保管两年后移交到有关核算单位。2.县卫生局核算中心、县医院等都实行行业会计制度,也是实现了会计电算化。3.乡镇所属单位都是通过财政大平台管理资金,应用用友公司和博思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4.村级财务由各乡镇的任用的村级财务代理做账,今年都普及了电算化,统一用“三资管理”办公室要求的软件系统做账。5.非国有企业、小微企业有的采用电脑做账,有的采用手工做账;规模大点的小企业一般启用了电算化做账,商服企业喜欢用“管家婆”软件,工业企业有的用“金蝶”软件,有的用“用友”软件等。在企业会计信息建设方面,财政局会计股与国税、地税相互配合,有效推进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全面提升。
二、充分认识基层会计管理中的难点
(一)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在行政事业单位,1.单位领导尤其是乡镇单位领导对《会计法》了解不多,任用报账员时,只问工作是否需求,不问是否执有从业资格,造成无证上岗现象。这些财务人员往往缺乏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2.人事分工和变动频繁,原有执证人员岗位变化较大,单位领导只好抓到黄牛当马骑,任用半路出家或刚毕业的“出身牛犊”,这些人要么会计理论知识不足,要么有理论无实践经验。这主要是因为在人事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一方面,会计专业人员进不来,从事专业机会少,另一方面,非会计专业的人进来了,鉴于工作需要,报账员岗位正缺人,单位只好先上车后补票。单位报账员年纪较轻但不稳定,缺乏上岗前的系统培训。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要么欠缺会计专业知识,要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在企业单位上,企业负责人喜欢聘用他们依赖的人做出纳,这样就必定导致非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其中有部分人员也是先从业再去报考会计证。在村级财务代理人员较稳定,但年龄结构较老化且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学习。
(二)业务培训效果要提。1.从业资格证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些单位存在无从业资格证上岗现象,主要是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任用无证人员从事会计岗位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与我们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不够也有关。2.会计培训覆盖面有待扩展。一些单位包括少数省管单位不重视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觉得那是个人的事情,每次财政部门下发学习通知以后,总是不能及时通知和督促有关执证人员按时参加培训学习,造成这部分人员中的不少人不能及时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学习。这也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来改善这种消极状态。
(三)会计执法难有深度。1.地方性规章执行细则不明确,执行较困难,会计工作中各种行政干预过多,会计人员独立性较差;2.会计集中核算不能完全了解核算单位财务的真实情况,管理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如一些单位公用经费缺少,加上单位领导不熟悉财经法规以致于拆东墙补西墙,从而造成挪用挤占资金的违纪现象。核算单位有一定意见。3.执法检查时检查容易,处罚难,执行处罚更难。
(四)人员待遇有待改善。少数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不善。绝大部分单位比较重视会计档案管理,但也有极少数单位如个别改制企业,由于办公条件较差,多年的会计档案存放在狭小潮湿的办公室,查找起来凌乱无章,有些资料都已经发了霉。县级一般会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待遇较低,特别是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工作量大,业务繁多,很多非会计工作都放在了核算中心的会计身上,他们干了一辈子财务工作,最终只能拿科员的工资。这些都降低了会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作激情,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四大措施”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新水平
(一)扩大会计宣传培训范围。1.要统一印制简单明了的《会计法》宣传单或者宣传图纸,统一发放到基层单位,让基本的会计法规通过潜移默化、深入人心。2.要制做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会计法》宣传片,由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党校培训班等组织基层单位领导学习观看,财政部门组织各级财会人员学习观看,提高大家对《会计法》的感性认识、理性认知,让抽象的法规形象化。3.确定一个“会计法规宣传日”,在特定的日期里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广播等形式对会计法规进行广泛地宣传。4.利用各级培训师资力量,每年举办一到两期会计学习班,强化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参加基础业务、财税新制度、新法规的培训,从而不断地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带动提高地方会计工作水平。5.加强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工作。
(二)加大会计监督执法力度。1.要制定一个考评办法,设定几个主要的考核指标,进行年度评比。考核在本系统的单位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考评,再逐步完善推广到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最后等条件成熟后,推广到全县的企业单位。2.基层会计管理部门可以与会计监督等部门相互配合,进行执法检查,并共享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成果。坚持不懈地对全县的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基础规范工作”进行抽查,推动全县会计基础规范化。3.加强横向联系。要借力打力,争取兄弟部门的支持,联合当地税务、工商等部门联手打造会计信息管理平台,共享企业财务数据等。只有充分了解了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才能帮助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增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健全会计人员奖惩机制。对在岗的会计人员进行评先奖优活动。对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问题,财务人员监管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一定的经济或行政处罚;对单位财务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那些在财务岗位兢兢业业工作二、三十年以上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给予自然进级,视工作年限情况享受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以上不同级别的工资待遇。从而适当提高基层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的待遇,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做大会计中介服务平台。会计管理部门要引导和支持具有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各项业务。一方面是把会计培训交给会计代理中介机构,让全县的会计人员了解熟悉中介机构;另一方面,通过会计代理记账公司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等业务,让企业的老板逐渐依赖会计代理记账公司。代理记账公司只有各项服务到了位才能把自己的品牌打好,才能在社会上赢得好声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会带动该公司的影响面,一方面有了凝聚力把那些闲散的会计人员团结起来;另一方面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吸引一些优秀的会计人员加入到中介公司。这样会计人员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抱成一团,既能增强该公司的业务能力又能加强闲散会计人员的管理。同时,通过代理记账公司等会计中介机构的优质服务,让会计管理工作慢慢渗透到各企业中去,从而提高对企业会计工作管理的广度和力度,更好的规范企业会计的会计基础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吴晓荣、许玲、方树金)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