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西财政新闻联播

芦溪县实现财政收入“三年翻番”

  
  芦溪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富民稳县”战略,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0年该县财政总收入完成62300万元,比2007年增长124.1%,荣获省政府颁发的“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
  该县不断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电瓷产业朝着“规模型、环保型、科技型、效能型”迈进,2010年实现产值26.8亿元;建材产业不断巩固提升,日江水泥由中材集团成功并组,博鑫精陶研发的耐火保温墙体材料成功批量生产。加快了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科光伏成功研发超级电容,赛德新能源生产出高纯多晶硅棒、硅片产品,江发发动机研制出国内领先的缸内直喷双燃料发动机。加快了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步伐,“一园、三带、五小区”格局初步形成,其中芦溪工业园开发面积达5.1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2010年实现利税1.83亿元,被列为省级创建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
  该县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推进“百十亿千”工程,引进了全市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华能安源发电上大压小项目,并正式取得国家批准建设复函。新建强联、华为、怡源等投资上亿元电瓷企业10余家,完成江西省电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7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获批为江西省电瓷产业基地、国家电瓷产业化基地。银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评为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宣风生物产业园成功纳入南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该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43家,实现总产值135.7亿元,实现增加值32.42亿元,有12家企业年纳税超1000万元。
  该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62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4.89万亩,总产量12.6万吨。形成了以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中药材、杜仲生猪为主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产业基地发展到45万亩,发展专业养殖大户1300余户,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3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家,武功山农业、银河杜仲、一村食品、百利食品、苏记供港等进一步做大做强。建成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培育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20个、省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3个。先后获得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绿色食品十强县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等荣誉。
  该县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以“融入鄱阳湖、对接长株潭”为契机,打造富有江南特色的旅游生态新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合作,主动融入“韶山—武功山—安源—井冈山”人文风光旅游开发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武功山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遗产,4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检并上报国家旅游局。启动了武功山温泉度假村项目,建成了福星谷索道。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等活动。新建秋收起义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并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定。2010年,该县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08亿元。
  该县全力做大财政蛋糕。综合运用税收杠杆、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着力扶持财税贡献大和成长型项目,加快培植纳税大户。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及时兑现企业技术改造、争创名牌等扶持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点企业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鼓励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增强发展活力。完善综合治税网络,强化重点行业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将财源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2010年,该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482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地方工商税收完成30740万元。
  (芦溪县财政局杨彰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