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苏财政新闻联播

江苏:减税降费落地生根 收获一片掌声

  1月1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落地,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出台;4月1日,下调增值税税率;5月1日,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回望刚刚去的2019年,减税降费“红包”一波接一波。

  市场主体和老百姓对减税降费感受如何?数据是最好的回答,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02亿元,增长2%,收入累计增幅呈下行趋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个人所得税降幅最大;从减税上看,全省预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200亿元,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

  一、腾出空间,制造业转型升级添动能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在增值税改革中,制造业一直是减税规模最大、受益最为明显的行业。

  “去年1-12月,公司销售约4000万元,4月起,国家财政、税务总局将增值税适用税率由16%降至了13%,去年公司少交增值税近95万元。”泰州市海陵区正通汽配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类高、低压油管、气管接头的制造型企业,公司负责人陈实高兴地说,减税降费让企业资金流趋于良性循环,省下的资金用于购置先进的数控机床,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

  减税降费让企业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和更多的余地进行转型升级。新做了地坪、安装了更加漂亮的仓储货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内,百事德机械(江苏)有限公司风机科技厂区的单级高速、磁悬浮鼓风机车间焕然一新。公司总经理陶顺生充满信心地说,公司将加快推动传统环保装备制造实现智能化、标准化、成套化,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二、精准减负,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受益多

  减税降费红利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减税降费政策更具精度和力度,政策红利向江苏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持续释放。

  去年实施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公司正好达到标准,和以往相比,去年少交所得税近45万元。”除了少征增值税之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再减负,在陈实眼中,“双喜临门”让正通汽配轻装上阵,收益更多。

  “江苏勤丰管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反映,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22万元,按照以前税收政策,企业需缴纳所得税2.2万元,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后,仅需缴纳所得税1.25万元,较以前减少纳税0.95万元,减税幅度达43.18%。”对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及时跟踪,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这是去年年中受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天园会计师事务所对宿迁当地企业进行调查时获取的信息,用税费的“减法”换取小微企业效益的“加法”,正如调查报告的结论所言“企业获得感明显”。

  三、收入落袋,百姓收获稳稳的幸福

  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到养老、租房、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引入,近日,个税纳税人更是迎来第一次汇算清缴,个税改革纷纷落地,百姓纷纷点赞。

  “以前是赚得多、交得多;现在是支出多、交得少。看到工资单上的个税金额那一栏为零,我都大吃一惊。”在南京工作的年轻人小张说,去年工资收入实打实进了自己腰包,以自己平均月薪1万元来算,个税改革前起征点是3500元,每月缴纳个人所得税745元。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后,缴纳个税290元,再加上附加扣除,连290元也免去了。

  减税降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仅从个税改革来说,专项附加扣除涉及住房、医疗、教育、养老方方面面,只有理顺部门关系,强化协作,才能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省财政厅税政处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省财政厅成立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总负责,统筹协调财政系统贯彻落实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梳理,制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联合税务、人社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今年,省财政部门继续做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大规模减税、增值税留抵退税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落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跟踪政策落实成效,收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或向上反映。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