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财政局“四坚持”助力经济薄弱村脱贫
2019年以来,溧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溧委发[2018]40号和《关于开展“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活动的通知》(溧委办[2019]14号)精神,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统筹谋划、精心运作,突出精准、周密部署,创新模式、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具有王家村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坚持统筹谋划,压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一是提高站位,聚焦目标任务。局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局上下凝心聚力,统筹谋划,真抓实干,力争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加强领导,压实帮扶责任。为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总会计师为副组长,农业科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帮扶工作组。选派局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扑下身子,扎根农村,全身心地投入到帮扶工作。在工作推进中,局领导亲自抓,“第一书记”具体抓,理清目标任务,形成层层责任压实的工作机制。
二、坚持强基固本,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此,补齐基层短板,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局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与王家村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发挥“党建+扶贫”优势,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出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为脱贫攻坚注动力,添活力。
三、坚持产业帮扶,多措并举助力薄弱村增收。一是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局领导、“第一书记”多次深入王家村进行调研,与村干部、群众开展座谈交流,了解该村情况,认真思考其发展路径。坚持变“输血”为“造血”的帮扶思路,将发展培育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充分挖掘当地优势资源,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来增强村集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做强特色,助力产业发展。通过前期调研,针对该村“发展无资源、集体无收入、增收无举措”的现状,我局主动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探索增收方式和渠道,在了解到江苏优鲜到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较强的合作意愿后,积极主动拜访洽谈,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后,最终决定在王家村建立赤松茸种植基地,将赤松茸作为特色产业打造成为王家村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三是创新模式,实现村强民富。采取“公司+村委+农户”的合作模式,激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村集体以入股形式每年可获得分红20万元以上,当地村民可以到基地进行打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获得劳务收入的同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四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建立项目协调推进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协调会,针对协调会上提出的各类问题,列出问题清单,责任到人、逐项整改,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四、坚持以民为本,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完善设施,解决村民出行难。根据王家村的实际情况,利用本部门信息方面的优势,积极帮助该村争取於坝、小后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於坝、小后组公路项目总计长2300米,宽2.5米,项目资金40万元左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路基清理,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11月底完工。二是送政策下乡,确保惠民政策家喻户晓。结合财政自身工作实际,组织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将减税降费、城乡居民养老医疗、涉农补贴等群众关心的政策文件发放给村民,做好政策解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