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财政“三个确保”助力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一、加大投入,确保资金精细管理。资金投入方面,2016—2018年,常熟市共计投入6.17亿元开展污染防治,其中大气污染防治类7945万元,水污染防治类2872万元,土壤污染防治类35万元,生态补偿类41600万元,节能减排类3177万元,其他6118万元。资金管理方面,对各级各类环保专项资金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市级环保专项资金,严格按照部门预算审定的项目分配计划,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专款专用,按照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原则监督资金使用,并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出台政策,确保整治行之有效。相继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项目主要涉及锅炉大气污染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补助、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工程等。创新出台《常熟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试行)》,对全市26个镇域(板块)交界水质考核断面实行“双向补偿”,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落实水环境保护责任,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修订完善并出台263专项行动财政配套政策,出台《常熟市燃煤工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或淘汰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根据《关于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要求,明确常熟市新一轮生态补偿范围、对象、标准及部门管理和考核责任;印发《常熟市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实施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财政政策的通知》,推进减排的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
三、牵头作为,确保行动顺利开展。2018年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打好“水气土”污染攻坚三大战役。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编制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将组织实施50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继续将燃煤锅炉整治作为重难点,同时做好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机动车船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控制、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工作。水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落实“水十条”,今年将组织实施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1200多项,继续开展太湖治理和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治太项目17个、阳澄湖项目6个。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两个“详查”,加快摸清土壤污染状况。同时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加大固体废物管理力度。继续牵头做好“263”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专项行动,执行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落实国家排污费有偿使用政策,2018年排污费转为环境保护税开征。参与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严格落实差别化的环境价格政策,推进落实绿色金融政策。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