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着力建设“四型”财政
东台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到更大力度推进财政提质增效,更新举措推动财政改革创新,更高起点实施民生支出保障,全力促进财政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财政运行绩效更快提升,努力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建设质量型财政。一是推进财政收入提质增效。围绕2018年收入税收比重超80%目标,一手抓骨干税源培植,力争年内纳税超500万元实体企业达到120家以上;一手抓财税征管工作,力保月月达序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预算目标。二是建立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对接省对市县财政体制调整,完善市对镇(区)财政管理体制,促进镇(区)加快发展;规范融资流程管理,严控新增政府性债务;加强财政资金存放管理,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三是创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模式,规范推进PPP模式应用,对高铁城项目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全力支持高铁、高速等建设快突破。
二、建设效能型财政。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重大产业项目“财政+金融”资金模式,市财政通过出资与合作,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多层次对接资本,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特产业培大育强。二是提高民生支出保障水平。当年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和完善“15分钟医疗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等方面健全财政支持政策体系。三是努力强化财政绩效目标管理。出台绩效管理制度性规定,抓好政府公共工程评审服务,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明确操作流程,推进财政资金跟踪监控。
三、建设阳光型财政。创新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公开工作做到常态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按照法定要求及时公开市级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指导和督促镇级财政逐步全面公开政府预决算、镇级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加强涉企政策、涉农补贴项目、民生政策等财政政策公开工作。强化部门预算支出执行监管,加强内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
四、建设法治型财政。扎实开展全国法治财政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法治财政建设提档升级。修订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N”管理模式,形成财政大监督格局。
同时,该局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排出今年主抓的14项重点工作,明确主要内容、目标要求,由局班子成员牵头组织实施,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序时化的“三化”管理,坚持重点重抓,促进重点项目落实到位、快见成效,带动财政工作创新创优、整体突破,推动全市经济财政协调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