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多措并举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近年来,淮安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资源供给水平明显提高。连续四年将“优质幼儿园建设工程”纳入“民生十件实事”,累计新改扩建幼儿园314所,新增学位3.13万个;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3%,比“十一五”末提高2.6个百分点,达到省定教育现代化目标值要求。今年,全市已投入4.09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25所。“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省级优质园149所、市级优质园77所,省级优质园占比达45.70%,比例大幅上升。
二是发展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共计14.28亿元,年平均增长35.78%,学前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实现零的突破。全市有5个县区实行学前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单列,目前,全市有6个县区通过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验收。
三是内涵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采用领办、托管、帮扶等方式,组建淮安市实验小学幼教集团、淮安区新安小学幼教集团等20个幼教联盟,带动近80所薄弱、新建幼儿园快速提高办园水平和质量。以课程游戏化促进教学改革,全市现有课程游戏化省级项目10个、市级项目20个、培育项目6个,试行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开展480项幼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其中省级27项、市级143项。在加强教师招录、新增幼儿教师2507人的同时,建立“学培研训测”五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制度,五年累计培训幼儿教师1.14万人次。实施中青年优秀园长培育工程,全市现有8名特级教师、69名市级学科带头人。近五年,我市参加两届省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获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前列。
四是规范办园水平明显提高。部分县区大力推进小学举办的附属幼儿园与小学脱钩,做到独立校园、独立法人、独立建账设户、独立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行学前教育机构年审制度,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办园设施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为幼儿园配齐安保人员、安保设施,注重加强对幼儿园保健、保育人员培训,在园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守护。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