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苏财政新闻联播

江苏淮安财政:积极落实救助机制 编织困难群众生活“安全网”

  淮安市财政部门通过加大社会救助保障力度,基本建立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特困残疾人生活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重点,以慈 善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广覆盖、多层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编织了一张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目前全市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内的城乡低 保对象17.5万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万人,特殊困难残疾人2.6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一是积极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比例确定城乡低保,自低保建制以来分别从建立初的每人每月100元、50元提高到现在的450元、330元。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户8.3万户、17.5万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3.5亿元,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达到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集中供养高于分散供养标准800元以上,确保了五保保障水平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是积极落实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月度涨幅达到或超过3%,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启动机制,今年6月份的价格指数涨幅达3%,及时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物价补贴1500万元,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三是积极落实适度普惠制节日慰问补助制度。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除了按照省补标准每人100元发放低保对象过节费外,还专门追加预算,为主城区城乡低保对象增发100元过节费,保证了全市18.8万名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四是积极落实医疗救助制度。对经基本医疗保险保险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费用,救助比例由25%提高到65%,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到不低于3.5万元。全面推行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今年全市实施医疗救助19.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5575万元,其中救助大病患者2.9万人次、4671万元,资助参合参保9.7万人904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