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全力打造幸福民生工程升级版
2013年,灌云县不断增加税源,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可用财力近八成投入到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全年民生投入24.2亿元,占该县公共预算收入近八成,同比增长18.8%。
一是做到学有所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公用经费、校舍安全、贫困生生活补助、教育现代化等资金足额安排到位,全县教育支出预计7.6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5.4%。初中和小学生平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100元和50元,保证全县所有学校正常运转,免除全县10.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13202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积极筹措教育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新区实小、幼儿园先后投入使用,南师大附属灌云高级中学建设进展顺利。
二是确保劳有所得。安排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再就业资金1352万元,39208人次接受培训或享受补贴,拨付小额扶贫贷款贴息1570万元,建立了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服务和培训体系,扩大了就业创业培训范围,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既增加收入又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是力求病有所医。全年医疗卫生支出预计3.8亿元,同比增长42.3%。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拨付政府补助资金2.05亿元,使全县近80万名参保人员的医疗得到有效保障。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拨付财政补助资金2900万元,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范围,有效地缓解了“看病贵”问题。
四是突出老有所养。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工作,全年征收企业养老金2.44亿元,征收城乡居民养老金6200万元,财政补助1.1亿元,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提标工作,企业职工养老金标准人均每月提高151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助每人每月提高至80元,各类人群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为16551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1091万元。
五是实现困有所济。拨付低保、优抚、特困户等补助资金1.03亿元,基本保障了47215名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完善了城乡大病救助体系,重点对低保对象、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及患重大疾病人员实施救助。
六是保障住有所居。为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县政府在政策、资金、土地等各个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在免收保障房建设有关税费的同时,全年投入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补助资金4190万元,同比增长75%,开工建设770套4.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拨付补助资金1323万元,对1172户低收入人群农村危房进行改造。
七是强化农有所补。组织发放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9项,累计发放金额2.4亿元,近19万户70多万农民受益;拨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856万元,实施项目114个,惠及111个行政村30.15万人;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72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1万亩。投入五图河、车轴河、界圩闸等水利建设及县乡河道疏浚资金966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