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安区财政助力红色经典和古典人文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淮安市淮安区紧紧围绕“文淮安、景淮安、金淮安”建设定位,以“打造华东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周恩来故乡、西游记摇篮”为形象品牌,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盘活资源、组织资金投入,积极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该区通过经典规划、精细建设、精细管理,旅游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1-10月份,全区共接待游客38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亿元。
一是设立旅游宣传促销开发专项资金。2009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旅游宣传促销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介和旅游产品促销等。2013年又安排景区维护、宣传规划、考察培训等经费100万元,专项用于制作淮安区旅游地图等旅游宣传品、景区网站更新、编纂淮安区文化丛书等,不断推动宣传促销工作,加速扩大景区品牌影响力。
二是重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该区依托老淮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巩固红色经典旅游的同时,围绕河下古镇与淮安府署中心轴线进行开发,重点拓展历史文化游,做到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先后投入各类资金近40亿元,开展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邓颖超纪念园)和新安旅行团纪念馆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支持建成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府衙1-3期、古城墙遗址公园、龙光阁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结合淮安区城区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历史文化经济圈,改造修复河下古镇、驸马巷和河下老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与淮安生态商务新城的无缝对接。
三是加大旅游发展奖励扶持力度。该区出台了文化旅游招商一系列优惠政策,文化旅游项目与工业其它项目投资额相等的条件下,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加分考核;对投资文化旅游企业给予3—5年的地方税费减免。在历史街区的改造中,政府采取补贴费用20%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一个“政府投资、激活民资、招商引资”的多元投入机制正在形成。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