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地票制度日趋完善成效渐显
近年来,宿迁市积极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在地票制度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一是地票制度设计理念贴合实际。宿迁地票制度是严格依据国家和省土地管理政策规定,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的统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农村土地整治为载体,通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满足项目安置和发展用地需求基础上,将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按先垦后用、先补后占的原则,纳入有形市场,在市、区两级政府之间,按市场交易的原则,有偿调剂使用。
二是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票制度。2012年2月,宿迁市正式启动实施地票交易。依据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结合宿迁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土地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宿迁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宿迁市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使用暂行办法》和《宿迁市地票交易规则》等多个配套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票交易市场和相关制度。
三是形成地票交易价格机制。地票交易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范围可控”的机制,市、区两级政府为地票交易主体。地票交易的底价,以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形成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为基础,随着地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逐步实现地票价格由市场确定的价格形成机制。
四是地票交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为规范地票交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于地票交易中涉及的保证金和成交价款的收取,收益的结算以及指标收购资金的筹集等,均按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地票交易收益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以及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收购。
自2012年2月以来,宿迁先后在市区实施了14期地票交易,成交金额达17.36亿元;其中成交红票5150亩、均价2.28万元/亩,绿票7857亩、均价20.6万元/亩。目前,该市市区已初步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地票交易市场,逐步形成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创新机制以及规范农村土地整治的联动机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