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财政“五力齐发”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东海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力推创新转型、冲刺全面小康”的年度工作主题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五大着力点”全面发力,助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统筹谋划,着力建设“协调”财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要求。为此,财政部门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跳出财政看财政,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和社会效益账,不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着力建设“协调”财政。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环保等关系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安全网,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全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发动引擎,着力建设“杠杆”财政。按照“扩内需、保增长、促振兴”的要求,高起点规划,严标准要求,着力建设“杠杆”财政。在全市首创“县乡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五方联动的金融支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县财政贴息或提供担保资金,乡镇政府负责土地流转,担保公司担保,金融机构将农户贷款拨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帮助农户建设生产设施并全程指导农户生产、定期从农民出售产品的收入中偿还贷款。“五方联动”支农新模式创造性地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五方“捆绑”成了利益共同体和信用共同体。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三是拓宽视野,着力建设“综合”财政。东海县财政部门拓宽理财视野,努力摆脱“小财政”束缚,着力建设“综合”财政。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在强化公共预算的基础上,积极对债务预算和其他预算开展前瞻性研究,初步掌握此类预算的编制范围、内容、方法和流程,为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改进征管手段和方式,大力打击偷、骗、逃税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监管。对现有收费项目全部实行预算管理或专户管理,对原来依靠收费开支的单位,经费全部按部门预算标准和制度管理,实现非税收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四是构筑和谐,着力建设“民生”财政。东海县财政局本着“理财为民,勤政为公”的服务理念,加快建立以人为本的财政支出体系,着力建设“民生”财政。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继续健全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以就业扶助、城乡低保、取暖费和重大节日生活救助等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并安排多种专项资金,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扶困助学体系,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安排专项资金改善区域教学质量和教育环境,提高全市教学水平。大力支持文体计生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公益电影进山乡”、“三下乡”等活动,丰富全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五是崇尚文化,着力建设“人文”财政。创先争优是机关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东海县财政局以创建财政文化为载体,着力建设“人文”财政。积极建设财政先进文化。分别制定财政干部后续学习、职称晋升奖励办法;努力营造良好财政工作氛围。优化为民服务网络平台。倡导礼貌接听电话、主动热情服务,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努力打造健康人才环境。通过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晋升干部,提高人才选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积极推荐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外任职或挂职锻炼。积极改善机关文体环境。精心组织系统书画摄影展、歌咏和球类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