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启用基础信息动态管理系统
基础信息库是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和资产信息的数据库,是财政部门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它是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也是财政决算、宏观经济分析等相关改革及相关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支撑。
以前,预算单位各类基础信息状况在两个预算编制年度之间存在“信息盲点”,各类信息只在年度部门预算编制时更新一次,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单位基础信息缺乏动态管理,致使基础信息数据库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实际情况,这样不利于预算编制、调整以及开支标准测算等工作;年度预算编制时,单位集中上报基础信息,财政部门存在一定的审核压力;预算调整依赖于业务人员的手工测算,情况复杂多样化、工作量大。总之,现行的基础信息库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适应“法治财政建设”的新要求,更全、更准、更细地掌握预算单位相关基础资料,实现市级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日常开放式滚动管理,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促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真实透明。泰兴市财政局通过与软件公司通力协作,对部门预算编审系统的基础信息平台进行整体升级,逐步实现了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并于2013年部门预算时点调整时,正式启动基础信息动态化管理系统,成为江苏省县级财政部门中首家正式启用此系统的单位。
基础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的实施,一是实现基础信息从服务于一次性预算编审,向服务于财政部门日常审核和管理的扩展,充分发挥了基础信息的价值;二是实现以预算为源头的预算调整,规范了财政支出管理的过程;三是大大减轻各级预算单位及财政主管部门调整预算的繁琐计算和核对工作,减轻了预算单位工作量,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还缓解了财政部门预算审核压力,使预算编审信息系统的优势得以发挥,基本支出预算实现自动化审核,并能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测算功能对影响基本支出预算金额的因素进行分析,为领导进行财政政策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四是提高了部门预算编制质量,由于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克服了预算单位从本单位利益出发,有利的数据多报、不利的数据少报等弊端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业务处理网络化、信息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规范化、信息查询实时化和财政管理科学化。
与此同时,泰兴市财政局在基础信息动态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功能再开发,自2013年时点调整起,充分运用基础信息动态化管理平台,根据基础信息的变动情况,及时、统一调整市级预算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全面提升预算编制工作效能,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6月28日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00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