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财政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获重大进展
2009年,江苏省财政把调结构促创新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抓手,在保增长中进一步强化了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
设立20亿元省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11个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的扶持,第一批已支持258个项目,预计新增利税超过500亿元。安排16亿元支持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出资10亿元,联合其他出资人首次设立20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企业技改等项目都得到有力扶持。盐城、南通等市都制定了推动支柱产业优化升级的扶持政策。
省财政科技投入30.48亿元,增长16.1%。支持实施13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1个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178个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30个科技支撑研究项目。支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0多名,资助“333高层次人才”161名、“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65个。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认定411项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将“龙芯”电脑列为我省首个自主创新首购产品。我省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中央和省财政安排资金44.13亿元,重点支持太湖和淮河流域治污、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工业污染点源治理,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环境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实施“金太阳”工程,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和光电装机容量给予了补贴。引导1025户企业参与了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及交易试点。对2220户再生资源企业退税39.9亿元。
深入落实新一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贯彻“财力下倾”原则,全年省财政对下转移支付773亿元,增长30.4%,实施县乡基本公共服务最低保障标准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兑现各项扶持区域发展政策资金48亿元,引导激励市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分类指导,研究制定了支持沿海开发、南北共建园区、盐沪合作、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泰州医药城、苏通科技产业园、昆山和南京液晶项目、扩大深化苏台交流合作的财政政策措施。坚持公正公平原则,针对2008年少部分市县由于受金融危机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周期等因素影响比老体制多上解收入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照顾补助3.96亿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