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财政扶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显成效
江苏省海安县自2006年至2008年省市县财政支农资金累计投入362.3 万元,对14个村1400余户农户进行了“一池三改”, 14处养殖大户建成了小型沼气工程。通过三年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协调发展,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回收了能源,增加了养殖效益,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其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已初步显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一是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仅2008年“一池三改”项目600户农户共节支增收约70万元。该县李堡镇村民李祝平建成的Ⅰ类50m3的地下沼气池和5m3地上的储气柜,每天能产沼气10 m3。通过输气管路,同时供应周围8户农户一日三餐烧煮沼气燃料。
二是合理开发利用了农村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和欢迎,农村各种作物秸秆和粪便往往被浪费,丧失了其中的可利用能源部分。沼气作为一种生物质能,可再生利用,经过发酵不但增加粪肥有机质含量,肥沃土壤,保护耕地,而且有效地分离出了其中的可再生能源用于农牧业生产和生活,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三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三年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庭院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有效预防了常见疾病的发生。
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有关部门在实地抽查走访时,许多农民认为这项工程是党和政府为他们办的实事、好事。
五是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沼气建设将再生能源资源与高效生态农业有机结合,是传授给农民科学配套、优化整合、“打包成捆”的科学实用技术----既包括建筑业、种植业、养殖业知识,又包括科学管理、发酵原理、合理配方施肥等相关知识。项目建设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