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苏财政新闻联播

江苏财政以内控制度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日前,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表示江苏省财政部门将全面推动内控制度贯彻实施,以此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所谓内控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简称。自20066月起,江苏省财政厅立足于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开始探索构建“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制衡有力”的财政内控制度体系。经过2年多的努力,目前内控制度框架已基本完成,取得了初步成效。

  江苏省财政厅内控制度基本框架由预算管理、预算执行管理、财政监督管理及行政管理四大模块为主体,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政策管理及政务公开等制度为补充,以各处室内控制度为子模块构成。一是预算管理模块。通过对财政预算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明确,对风险点进行识别、控制和防范,对部门和岗位的责任进行确认和追究,从而进一步建立合理、简洁、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控制和预算指标管理控制两部分,适用于厅内部涉及预算业务的管理与控制。二是预算执行管理模块。以科学的预算编制管理为基础,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实施财政资金收缴、拨付、核算、报告等,包括收入预算执行控制、支出预算执行控制、预算执行报告控制、往来资金调度控制、财政专户资金收支控制、存款资金调度控制等内容,以保证预算执行在财政部门内部运行合规顺畅。三是财政监督管理模块。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和规范监督工作流程,对财政监督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包括对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会计信息和资产管理以及财政内部管理的监督等内容,从而对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督,分析评价及矫正,寓监督于财政管理之中,提高财政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四是行政管理模块。通过规范厅机关内部的公文、财务、资产、会议、接待、用车、值班、档案以及人事等政务事务的工作程序和措施,落实关键环节职权责任,全面提升厅机关行政管理水平。目前,已建成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业务涵盖了19个处室的22项制度,内含29项各类专项资金及业务管理制度,94个业务流程、162个风险点、330个风险控制措施。在内控制度设计上,突出强化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集体决策、授权批准、风险管理、内部报告、电子信息技术等六大控制机制。

  潘永和厅长表示,构建内控制度体系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一脉相承,财政部门管理着巨大的资金和资产,肩负着为党为国为民理财的神圣使命,随着社会进步,建立统一完整、规范精细、安全高效的财政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财政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构建财政内控制度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它有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统一性完整性、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高效性。

  过去的两年中,通过边学边建、边建边改,江苏财政内控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确保了制度执行的责任落实。通过明确处室和岗位职责,工作责任被合理分解到每个处室、每个工作岗位、每个人。同时,每个岗位在各负其责基础上都要对上级岗位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人人有事做,责任有人担”的良性局面。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提高了财政业务运行效率。按照充分授权、岗位分离、权力制约、规范流程的原则,兼顾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对各项财政业务和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对业务流程以流程图和流程控制的形式进行直观的描述,并对控制标准进行量化,以便于各岗位工作人员对照执行。在简化程序的同时,不仅明确了具体工作完成的时限和必要程序,还明确了工作标准,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财政管理进一步透明,有效防范了财政风险。内控体系的各项制度涵盖了财政业务和内部管理的主要方面,在厅内部公开后,每位干部对财政运行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使财政业务更加公开透明,加之内控制度中的风险控制和全程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回溯追究具体责任岗位和具体责任人,从源头上保证了财政运行的安全。

  江苏省财政部门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内控制度作用,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