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资产 推动事业发展——湖南大力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2025年9月28日 来源:湖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要求,通过高位推动、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多维度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着力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统筹力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推动,构建盘活体系
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范畴,构建全口径、全领域、全流程的盘活体系。
一是持续高位推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自2022年以来,持续推进国有资产资源资金(以下简称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成立由省长挂帅、常务副省长牵头的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下设行政事业性等四个工作专班,形成了部门协同联动、省市县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国有“三资”盘活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推动改革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制度供给。制定出台一系列盘活政策文件,形成了“1+N”制度体系。印发清查处置闲置国有资产资源行动方案、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方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方案等,全力推进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工作。
三是完善管理规范。202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财政部门综合管理、机关事务部门专项管理、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责分工,强化“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管理原则。资产配置环节,明确资产配置的标准和审批程序,防止超标准配置资产;资产使用环节,规范资产出租、出借等行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资产处置环节,规定资产处置的方式和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多措并举,务求盘活实效
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原则,采取跨域调剂、市场化处置、专业化运营等方式,推动沉睡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源。
一是内部挖潜一批,增进民生福祉。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修旧利废、改造升级,转换闲置低效资产功能。比如,将省教育考试院原花明楼命题基地移交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促使职教本科创建生均土地面积达标;益阳市属旧图书馆整体划给毗邻的赫山区桃花仑小学办学,实现跨部门、跨级次盘活。
二是处置变现一批,提升盘活效益。采取挂牌出让等市场化手段盘活,增加财政收入。比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停止办学的冷水江校区,几经流拍,经多方协调于2025年成功处置,收益全额上缴国库。省地质院清理地勘单位改革后闲置资产,推动下属核地质调查所市场拍卖宁乡金洲工业园36亩低效基地。
三是开放共享一批,加快资产流动。通过资产调剂共享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调剂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比如,通过评价考核、财政奖补,我省科研仪器共享共用平台不断壮大,入驻法人单位669家,入网原值20万元以上仪器8583台(套)、总原值80余亿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991家,数据资源位居中部地区前列,访问量突破880万次;湘潭市公物仓运行4年来,入仓资产9624件,原值1.91亿元,出仓资产8403件,原值1.878亿元,惠及120余个基层单位,临时机构实现资产零配置。
四是市场运营一批,增强资产效能。通过注入国有企业等方式,将经营性资产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提升资产统筹能力和运营收益。比如,长沙市探索桥下空间利用,将湘府路大桥(西)等17座桥下空间纳入首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公开招标运营单位,将“边角地带”变为“活力空间”。
五是特许经营一批,激发投资活力。在公共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科学合理设立特许经营权,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等方式,挖掘资产有偿使用潜力。比如,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后,郴州市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项目,2024年公开处置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成功增加6.8亿元财政收入。
三、提质增效,优化盘活路径
下一步,湖南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持续深化盘活、规范管理,持续为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专项治理,进一步核查资产配置超标、闲置浪费、收益未上缴等问题。同时,完善资产处置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盘活方式,避免因“怕担责”导致资产长期闲置。
二是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建设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整合公物仓、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等系统数据,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一张网”监管。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探索公共数据资产登记、授权运营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实现,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三是提升资产处置效率。简化资产处置审批流程,对价值较低、技术淘汰类资产实行备案制,对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等市场化处置方式给予更大自主权。建立省属企业与市州政府的资产盘活对接机制,通过联合招商、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推动跨区域资产协同开发利用。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专题培训,重点提升基层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专家智库,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实务部门合作,开展资产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资产价值评估、市场化处置等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