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湖南省长沙市财政局切实履行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促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投入,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长沙财政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等困难,优先足额安排教育支出。2020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9.41%,占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15.4%。在财政的支持保障下,全市各类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优质资源不断扩充。
二、扩资源,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2020年-2021年长沙市财政投入专项经费5.43亿元用于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和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治理工作,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0.5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9%,极大程度解决了“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等民生关切问题。
三、促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省会城市人口迅猛增长等因素带来的学位供给紧张问题,坚持把学位建设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位置,2021年长沙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3.83亿元,调整优化全市中小学布局、校园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5所,扩充义务教育学位5.7万个。同时,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021年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5所,提质改造乡村学校26所。
四、提质量,引导高中教育多样发展。2021年长沙财政投入专项经费3.5亿元用于市级高中学校建设,全力实施高中发展提升计划。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加快学科教室、社团活动室等建设,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着力破解高中办学同质化问题,整体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打造一批特色普通高中。
五、全覆盖,加大学生资助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努力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2021年全市共投入学生资助项目资金17.32亿元,惠及学生230万人次。其中,义务教育一费制全免入学、公办学校免杂费、高中低保和残疾人家庭免学费、中职地方免学费4个项目为市级地方提标扩面政策,共投入财政资助经费12.8亿元,惠及学生198万人次。
六、创示范,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以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为契机,加快建设“长沙智慧教育云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长沙财政从2019年起每年投入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信息化专业设施配备等。将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深度融合,认定67所未来学校创建示范校,建设183所智慧校园。建立56所网络联校主校与168所乡村薄弱学校实现互联互通,让城乡学校师生同步教学教研;新建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661台,覆盖率达到86%,促进了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七、优待遇,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依法依规保障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从2019年起将市本级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水平核定系数从1.0提高到1.2倍,所需资金列入常年预算安排。安排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市本级备案制教师管理新机制,实施备案制教师与在编人员基本同等待遇,鼓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