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财政:着力强化四项举措
全力支持长沙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长沙财政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资源保障力度,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强政治站位之志,抓住思想根源“领子”。一是突出政治理论学习。长沙财政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内容,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学习研讨等形式,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指示精神,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全局思想共识,为高标准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理论指引。二是强化高位统筹推进。长沙财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支持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会,开展蓝天保卫战工作民主评议,确保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在长沙落地生根。三是高效落实环保督察整改。积极配合专项审计,对标对表配合抓好蓝天保卫战、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中央环保督察等工作,高质量完成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各项整改任务。
二、求狠抓落实之效,筑牢生态保护“里子”。一是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支持开展“十大”专项治理和“五治一提”行动,加强大气污染物减排。支持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研究,启动实施2020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5%以上。二是碧水保卫战攻坚有力。支持开展“一江一湖”、良好湖泊、城乡黑臭水体等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美丽河湖创建,26个国、省控监测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三是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支持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土壤污染详查以及监测能力建设等工作。持续抓好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原长沙铬盐厂等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开展关闭矿山矿涌水污染现状调查。四是国土绿化高质量试点示范。长沙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湖南唯一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3.13亿元,覆盖“一心、一江、多区、多廊道”,完成新造、改造营造林11.65万亩,油茶林5.78万亩,切实让“绿水青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底色。
三、鼓攻坚克难之劲,加快改革创新“步子”。一是积极搭建制度框架。出台《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长沙市较大生态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制定《长沙市2021年度大气(噪声)、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更加清晰,247项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任务更加明确。二是长远谋划长株潭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支持召开长株潭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定《长株潭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完善协力协同工作机制。汇编“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等专项规划。三是用心支持环保机构改革。加强与环保涉改单位沟通协作,先后召开七次垂改工作专题会议,出台《长沙市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顺利完成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经费保障和资产划转工作。四是着力推进林长制实施。长沙财政积极落实省市关于林长制改革要求,支持启动林长制改革试点示范工作,科学制定经费保障标准,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加快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促进森林资源总量、质量效益、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务资金保障之实,压实主动作为“担子”。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长沙财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环保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环保经费逐年增长机制,2019-2021年,长沙市统筹各类环保专项资金170亿元,坚定不移支持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二是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全省签订长沙、湘潭、岳阳间湘江流域市州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获得省级通报表扬。出台《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奖惩暂行办法》,对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国家标准达标等进行严格考核、严肃奖惩。三是积极实施“以费养事”管理模式。长沙财政积极支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以费养事”管理模式,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通过招投标确定特许经营单位,明确费用标准和结算方式,实现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全流程管控,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效率。2019-2021年,长沙财政统筹资金87.9亿元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工程实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生活品质,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