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金融超市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湖南常德在全省率先设立金融超市,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一、搭建交流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运用5G、大数据和AI云等新技术和常德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开设金融超市,并下设综合金融服务和征信服务两个子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子平台承载政银企信息沟通、线上放款等功能;征信服务子平台利用政务数据、互联网和金融数据,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为金融风险设防。目前,金融超市已建立覆盖24个部门,涉及94大类共40亿条政务数据的金融信息数据库,集信息沟通、交易撮合、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线上审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有效解决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为全市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
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实现政银企风险共担。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中小微企业、三农主体提供纯信用贷款,免除抵押物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业务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与银行、担保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共担风险。加大政府风险补偿,重点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其中,“信补贷”设立3亿元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按5:3:2政银担分险,提供纯信用、无抵押贷款;“科技贷”设立5200万元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按4:4:2政银担分险,提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创业贷”设立4500万元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提供财政贴息、免担保费、纯信用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
三、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政银企合作共赢。打破原有以银行供给侧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开发“抢单”机制,对于企业用户提交的非定向融资需求,多家金融机构可同时“抢单”贷审,比拼服务赢得客户,不仅优化了信贷流程,提高贷审效率,还大大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重构了金融生态,实现了政银企合作共赢。将金融超市的服务推广进园区,把线上金融超市延伸至线下推广、线下服务,吸引企业入驻金融超市,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更优。金融超市开业至今,已投放各类金融产品250多个,入驻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33家,入驻企业2.9万多户,累计为1266家企业授信114.55亿元、放贷82.73亿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