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构建“四力”体制机制 形成综合治税合力
——湖南浏阳市综合治税助力财源建设

  税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源结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经营多元化等原因,税收征管面对的新情况越来越多,原有税收征管方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构建新型综合治税体系必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浏阳市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综合治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四力”综合治税体系,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为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新浏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从机制建设上着力。综合治税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综合治税向纵深推进。浏阳市先后出台《浏阳市税收保障实施办法》《关于建立财源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浏阳市财源建设绩效考核细则》《浏阳市税收保障绩效考核细则》与《浏阳市税收保障信息平台信息应用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2021年下发了《挖潜增收促进财税收入高质量增长十条硬举措》,明确各协税护税单位主体责任,形成上下一致、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

  为确保工作要求有效落实,浏阳市成立了各涉税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综合治税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抓,形成齐抓共管、集约管理、事前监管、标本兼治的治税工作新局面。2017-2020年连续开展综合治税专项行动,各涉税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税管理体系。 

  二是从平台建设上用力。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税源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成本高,加之涉税信息广泛地散落在政府各部门,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税务部门难以准确掌握信息。构建以涉税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的现代税收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尤为重要。

  2013年8月,浏阳市启动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建立起了涵盖全市44个市直单位、所有乡镇(街道)、园区和税务分局的税收保障信息平台,力求逐个税种建立跨部门协作与信息交换机制。截至2020年底,综合治税决策支持平台共采集涉税数据9394余万条,涵盖企业能源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房产和土地信息、排污数据等众多信息,为税务部门开展差异化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是从数据分析上发力。强化数据支撑,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加强部门间涉税信息共享,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减少管理成本,促进税收增长,还能够有效堵塞税收漏洞,优化营商环境。以城市维护建设税专项行动为例,利用综合治税平台系统数据,分析增值税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两项附加之间的逻辑关联,比对分析异常数据,向所属乡镇(街道)、园区和税务分局下发预警信息,税收专管员和财政所干部逐一上户核查,实行销号管理。以花炮行业为例,利用公安提供的黑火药、锅炉及复球机使用情况等信息,科学核定花炮企业产量。税收缴纳与企业开复工挂钩,应急管理部门对欠税户不进行复工批复和不予以换证。 

  2018-2020年,浏阳市通过使用税收保障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比对获得信息,相应开展专项综合治税行动,累计查补税费约4亿元。2021年1-4月,通过十条硬举措挖潜增收,累计查补入库地方收入5323万元。

  四是从绩效考核上借力。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把综合治税与地方收入增加、财税收入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乡镇(街道)、园区循着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推动综合治税工作的开展。在数据报送方面,每季度从税收保障信息平台系统后台汇总信息报送单位报送信息的种类和次数,依次查看所报送信息的内容是否符合财税部门的要求,力求信息质量过硬,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针对信息报送不及时、质量不过关的单位,及时予以提示,并在年终一次性计入考核;在综合治税专项行动方面,采取“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讲评”方式,要求乡镇(街道)和园区落实属地责任,针对发布的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并回复,对于落实不力的部门给予通报。对在信息报送与综合治税专项行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各部门综合治税的热情,为浏阳市财源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浏阳市综合治税体系将逐步纳入到智慧城市、智慧政务体系建设中,推动浏阳市拓展财源建设、强化税源管控、增加财政收入、营造公平税收环境,推动新时代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