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澧县紧紧围绕粮食、葡萄、桔柚、蔬菜等七大特色优势重点产业,不断创新思维方式,拓展财政职能,通过“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致力打造以“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湖南农康葡萄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乡村振兴路上领头雁。
积极争取支持,助力服务产业。一是大力申报项目。近两年,成功申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等项目,现已到位资金2亿元。二是加大金融扶持。积极与县6家商业银行协调,采取企业信用担保、个人或合作组织财产担保等形式,为3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金融部门发放产业贷款2.4亿元。三是强化信用担保。支持省农担公司为三农产业融资提供“惠农担”服务,重点围绕粮食、生猪、油茶及特色贷4个品种开展业务工作。截至2021年4月,在保余额1.02亿元,在保客户92户,有力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整合财政资金,全力做强产业。一是预算安排。近两年,县财政预算安排6000多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制定了澧县农业强县提速计划,持续加大财政引导投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项目整合。坚持“政策不变、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前提下,按“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方式,近3年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2亿元。三是重点扶持。大力扶持锦绣千村“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将“城头山大米”打造成“京、上、圳”品;大力培育“澧县农康现代葡萄产业园、智慧园”。近5年扶持示范社和园区发展资金1500万元,在城头山镇建立10万亩粮食产业园和500亩葡萄水肥一体灌溉、基肥施肥、精肥施肥综合性智能自动化工程。
引导多元投入,聚力促进产业。一是企业主导投入。2020年,引导龙头企业及合作社投入资金6000万元,发展“稻—虾—蛙”生态种植面积7万多亩、城头山七彩稻田创意园、双低油菜集中育苗点等产业项目。二是群众参与投入。今年引导全县农民和贫困户参与及投工投劳,折算资金约660万元。据统计,目前全县葡萄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阳光玫瑰”面积4.3万亩,预计年总产值超15亿元以上。三是能人加盟投入。县财政采取直接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军农业产业。近年来,对全县特色农产品实施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重点补助葡萄、柑橘等果蔬储藏保鲜、通风库、简易冷藏库、热风烘房等项目,吸引各类社会能人投资50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