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娄底市娄星区提出“一乡三镇四带五片多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建设战略,按照“区统筹、乡镇为主、村负责”的建设模式,培植一批有影响、可推广、能示范的富饶美丽幸福文明新村庄,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创建村12个、美丽宜居村50个,其余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乡村振兴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推进。
一、稳定“一粮一猪”,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建成年出栏5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40余家,年出栏生猪26万头以上;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农业增加值22亿元,年平均增幅保持在3.5%以上。
二、突出“一特两辅”,重点发展特色精细产业。以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湘村高科为依托,大力发展全国优良生猪新品种湘村黑猪养殖产业,近年来共出栏商品黑猪近70万头;每年安排农业发展奖补资金2000万元,重点扶持经果林和蔬菜等特色精细产业发展;全区经果林面积达到2.82万亩,总产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0万亩,总产28.67万吨。
三、激活“一带一片”,打造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全区按照北游南憩发展规划,北部高灯河流域生态产业带规划“生态修复+文化研学+运动康养”,南部美丽娄底南乡村振兴示范片规划“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田园生活”。洪家山森林公园、红军虎将贺国中故居、花溪谷玫瑰爱情主题文化产业园、“爱乐行”研学基地成为抖音微信网红打卡点,吸引休闲旅游100余万人次;枇杷采摘节、杨梅节、葡萄文化旅游节、辣酱文化节,为特色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打响了名气。
四、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搭建起“十百千、比拼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平台。全区144个村超过50个村、145个屋场参与了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发动群众自己拆、党员干部带头拆、组织力量依法拆,累计拆除“空心房”39.6万平方米。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定建设标准但不定建设模式,定施工组织方式但不定承包方式,定政府奖补标准但不定农户出资标准的“三定三不定”方式分类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共新建改建农村户厕17300户。
五、实行“五定四包”,全面开展联村建绿。以定方案、定树种、定规格、定价格、定时间;包土地平整、包苗木栽植、包苗木成活、包栽后管护的“五定四包”模式绿化乡村,投入8000万建成“秀美村庄”120个,高标准打造双江美丽公路和高登河绿色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