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湖南省溆浦县财政局:以导向定投向 提升扶贫资金精准度

  溆浦县是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湖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村13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432户134547人,基础差、底子薄,贫困程度深,财政收入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确保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溆浦县以脱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坚持“三个导向”,努力做到扶贫资金精准投放,着力提升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实现了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一、以目标为导向,保障稳定减贫。溆浦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实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的要求,以减贫为靶向目标,精准把握扶贫资金使用方向,制定了《溆浦县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实施方案》,明确了帮扶对象、补助标准、资金来源、责任单位和操作程序,并将该政策发放到每一个帮扶干部、贫困户手中,帮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对照自身情况,精准对号入座,解决脱贫难题。近年来,溆浦县累计投入到人到户扶贫资金33.62亿元,其中:投入产业就业扶贫资金5.9亿元,帮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产业90366人,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2295人次,为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解决贫困户返岗就业,累计发放专列6趟次,公路专车249辆,累计输送9359名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投入住房保障资金17.4亿元,帮扶20806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6115人实施危房改造。投入生态补偿脱贫资金0.52亿元,帮扶5200人次。投入教育脱贫资金4.2亿元,资助贫困学生77352人次。投入社会保障资金5.6亿元,社会兜底保障贫困户19260人,代缴医疗保险407909人次,医疗救助1718人。据统计,溆浦县户均脱贫措施在10项以上,确保了稳定脱贫。 

  二、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难点痛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是农村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短板弱项。溆浦县累计投入两基建设资金21.02亿元,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为确保申报项目符合村情,科学可行,溆浦县创新“四支队伍集村部”工作会商会审机制,由县直驻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长、村支“两委”干部等“四支队伍”共同进村入村调研,在此基础上申报实施符合脱贫标准、群众“急难愁盼”“两基”项目。累计实施农村水泥路硬化1797.1公里、窄路加宽813.5公里,新建通村组公路404公里,全县25户100人自然村通水泥路达100%;修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58处,解决53.42万人饮水问题,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达100%;新建标准化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386个,农村薄弱制学校75所,村村建起了标准的卫生室。 

  三、以效益为导向,壮大优势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溆浦县以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受益为导向,变“输血”为“造血”,谋划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近年来,溆浦县财政资金投入“保底分红,到期返本”委托帮扶模式的产业扶贫项目共计206个,涉及项目经营主体186个,资金总额2.158亿元,累计已兑现贫困户分红1827.59万元,其中兑现村集体分红172.76万元,流转土地2.5万亩,项目所在地村民及贫困户土地流转年增收6500万元,解决务工6800余人,发放劳务工资年增收8500万元,签订保底收购协议19863户。通过示范带动,全县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23862户,年产值3.56亿元,形成了人人谋产业,人人谋发展的扶贫新格局。如,柑桔产业是溆浦县有着辉煌历史的传统产业,但曾经一度发展滞后。这几年,通过产业扶贫,重新焕发生机,共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柑桔产业示范基地50个,涉及项目经营主体48个,投入资金1.7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7500万元。在柑桔扶贫产业示范带动下,全县贫困户自主发展柑桔产业16774户,种植面积2.08万亩,形成了大江口镇、卢峰镇、水东镇等十余个乡镇连片200亩以上柑桔基地128个,柑桔种植面积达20万亩,柑桔加工企业8家,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3家,全县年产量18万吨,产值达10亿元以上,溆浦脐橙成功申请了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质检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在扶贫资金的精准滴灌下,全县涌现出溆浦糍粑、溆浦瑶茶和溆浦鹅等一批有地方特色、市场潜力大、有竞争力的产业品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