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湖南省临湘市财政局“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紫荆的荆,翠竹的竹,荆竹山的山。

  长安街道荆竹山村坐落在美丽的荆竹山下,S301省道穿越而过,距临湘城区约1公里,因背靠荆竹山而得名。

  远望,青山绿水,翠竹环绕,一排排灰白民居点缀其间;近看,荷塘清韵,草木葳蕤,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这就是临湘市财政局“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党建引领美,同心共建美家园

  一进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石雕的鲜艳党旗,上面镌刻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15个镏金的大字,也镌刻在荆竹山全体村民心中。

  7月1日上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荆竹山村188名党员代表和村民向笔者娓娓道出党建引领带来的新变化。

  荆竹山村共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50人。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党建+”模式,用奉献和担当,共建美丽家园。

  “现在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干部的真心帮助,让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好,越来越甜。” 该村村民刘雄斌告诉记者,他2015年因患大病致贫,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帮扶党员扶贫干部倾注真情,倾心相助,帮助他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寻找脱贫措施,提供资金扶持,靠养殖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

  刘雄斌的脱贫致富,得益于党建引领。市财政局与街道党工委紧扣精准扶贫思路,引领荆竹山村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党建阵地改造提升工程,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建文化、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阵地建设样样不落。

  如今,群众有事没事都爱往村委会跑,因为干部办事公道,他们信得过!还因为荆竹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二、财政服务美,资金用在刀刃上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市财政局充分发挥乡镇主体职能作用,严格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预算”对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进行认真测算,集中县、乡财力,整合各类惠农资金,争取项目安排向美丽乡村倾斜;明确以乡镇国库支付平台为依托,制定《临湘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临湘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规范专项资金范围、报账程序和报账依据,确保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同时,市财政局严格项目实施工作流程,对项目规划、年度计划、民主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项目验收、设施管护等9个工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市乡两级财政部门协调联动,规范拨付程序,及时拨付上级专项资金;积极与相关部门会商合作,建立以市乡财政资金为支持的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美丽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的“三有一化”,即“有人、有钱、有设施,日常管护常态化”。

  三、人居环境美,一入荆竹绿如蓝

  开门见山,推窗看水,庭院赏花。荆竹山村民历来爱美爱花,市财政局农村综改股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打造以“荆竹花苑”为平台的人居环境治理理念。街道、村负责疏通河道、清除存量垃圾、硬化拦河堤坝、绿化河道两岸,打造绿化观景带;群众则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整治房前屋后,规范柴草堆放,自发浇筑花盆,进行庭院绿化;在家门口、院子里和公路边摆下数万紫千红,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打造了一块面积超300平方米的休闲花园,建起了20多处花坛;同时还利用青瓦、石磨、竹子等废弃材料打造了微景观3处,形成“美丽庭院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的良好氛围,掀起庭院绿化美化的热潮。

  拆除“空心房”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难中之难。市财政局指导组对该村实行党员联组包户责任制,充分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全村91名党员加入微信工作群,通过微信交流工作,开展互学互帮,总结经验教训。黄家组刘金梅是党员黄金波的联系承包户,黄金波4次登门,了解到刘金梅家的困难后,多次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帮助她解决难题。2月15日,刘金梅第一个签下了“空心房”拆除协议。

  通过省市争资,镇村发动,组户联动,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为改观。共拆除空心房45栋,对42栋民居实行“穿衣带帽”;以造福乡村的“厕所革命”为契机,开展生态治污,改水改厕210户,在废弃水塘栽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绿化环境;以“农业示范园”为样本开展疏浚除污,对8600米沟渠堰坝进行了清污清淤,整治山塘水库3口;以“补绿增绿”为载体,道路绿化植树550株,种花种草16200平方米,菜园围栏1000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漫步荆竹山,田间地头花团锦簇,诗意盎然,文化广场歌舞翩跹,处处弥漫着欣欣向荣的乡土气息。

  四、产业兴旺美,生态园里话丰年

  在荆竹山村部正前方,是绿宝石般的生态蔬菜种植园。它被拥抱在青山绿水之中,右边为湘莲种植基地,左边是村党建、法治和民俗三块休闲园地。

  市财政局在乡村振兴战役中,注重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不断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发展活力。以美丽乡村为方向,现代产业发展为支点,融合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元素,将该村闲置的荒地实行土地流转,综合开发利用,种植时令蔬菜,周边搭起葡萄架,饲养台湾泥鳅及青蛙,形成高效结构的立体种植。生态园四周还修建了高标准游步道、菜园通道等基础设施,以供游客入园采摘,体验农耕生活。菜园实行专人负责管理,真正做到了“三无”,即无农药、无化肥和无污染的绿色环保蔬菜。

  土地,孕育万物,收获希望。举目四望,满园蔬菜长势喜人,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青翠欲滴,有的果实累累……每到周末,游人络绎不绝,漫步其中,乐而忘返。特色产业效应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荆竹山村民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及农家乐服务业,促进了农民转型就业。

  五、文明新风美,小村大爱新时代

  平坦整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地而设的道路沿线,警示标牌、亭台小景、村规民约、道德大讲堂、文明节俭三字经等,展现地道的乡土风情和淳朴的文明乡风。市财政局通过党建之风引领文明新风,建立“村民之家”、“村民服务大厅”,增设了棋牌室、图书室、活动室等,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该村增设红白理事会、卫生保洁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搭建乡村大舞台,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村民”评选;对红白喜事进行文明劝导,出台《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施办法》,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开设移风易俗光荣榜,评选表彰树新风榜样10人,利用乡村大舞台宣讲新风好故事,传播移风易俗正能量。

  结合临湘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市财政局、街道党工委联合长安中心校等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天蓝水碧,你我共享”系列志愿者活动,动员全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行动,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扎实推进“精致长安,美丽荆竹”建设。

  夕阳西下,在荆竹山下不远处,一群扎根大地的新时代农民,妆扮出黄金般的田园时光。

  紫荆送香气,翠竹入幽径。站在荆竹山上,美丽乡村建设在号角唤醒了田野的风,也唤醒了一张张农民的笑脸,老百姓的日子,就像紫荆一样和和美美,就像翠竹一样生机勃勃……临湘财政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着“美丽乡村建设”。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