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财政:讲规矩、立规则、促规范

  近年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财政局以“从严治党讲规矩、科学运转立规则、注重细节促规范”为核心要求,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坚持规范护航的理念,筑牢规范路,当好人民“理财人”。 

  一、塑思想,筑牢规矩“防火墙”。一是正学风,树立规矩思想。坚持把政治学习当作一门必修课。每周五下午定为政治学习日,通过主题教育集中学、局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集体学、支部“三会一课”定期学,做到党纪党规常学常新,政纪政令及时传达。通过局党组书记、纪检组长专题党课,经常性宣讲正反典型事迹传导正能量。邀请专家上专题党课、开展“支部微党课竞赛”,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营造了竞争上游的良好风尚。二是固作风,培养规矩习惯。注重“从治陋习”抓起,不但抓牢工作八小时之内的作风,更加狠抓八小时之外,严禁打牌赌博,严禁公款吃喝,“公务接待、办公开支、差旅报销、下乡补助、加班餐饮”实行“一次一批、一月一报”,过期不批不报。扭转乱开支、乱报销的“散乱”现状。三是树清风,增强规矩意识。“一把手要率先垂范,领导班子要带班带头,中层干部要以身作则,一级做给一级看”,营造了廉洁、清明的氛围,让党员干部始终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让纪律规矩意识成为常态,真正做到心中有畏、心有底线。通过清理清退违规补助,坚决拒收、上交红包礼金,批评教育,谈心谈话,逐步杜绝了下级给上级、部门与部门之间过年过节迎来送往现象。 

  二、明规则,扎好规则“铁篱笆”。一是建章立制,抓严重点领域。从全面从严治党入手,制定“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内生活纪律、党风廉政建设等21项制度。从推进财政工作规范化入手,制定作风建设“八个严禁、两个严格”,完善了财务管理、办公用品采购、文印、公务接待、出勤、请销假等一系列制度;从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入手,制定了局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从找准权力运行关键点,夯实监督管理薄弱点入手,逐项制定防控措施,绘制了10张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防控图。二是强化监管,抓好重点防控。抓住廉政风险防控重点部门,建立纪检组重点监控机制,对预算股、社保股等涉及资金分配、管理和民生支出的重要部门,以及发生过违纪违规问题的财政所实行重点监督,定期听取汇报;抓住作风建设的关键点位,建立局领导班子轮流值班督查制,每个星期在上下班节点进行定检,上班中进行不定期巡检,狠抓迟到早退、串岗溜岗、办公场合吃早餐、玩手机、炒股票等违规行为;抓住扶贫工作的短板,建立财政行业扶贫与驻村帮扶联动督查机制,派驻纪检组牵头,每个星期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轮检,不定期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抽检。近期,已经部署对6个乡镇财政行业扶贫动态和3个驻村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情况进行普查。荣获全区首批“守规零违纪、工作争一流”先进单位之一。三是严格考核,抓实奖惩落地。一方面,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考勤记录、作风督查,以及区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省市绩效考核指标、区“五项评比、十项竞赛”工作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部门、支部和个人,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奖金按月按次扣除,年底综合评分与评先评优挂钩。另一方面,建立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激励机制,从绩效奖励、政治关怀、精神鼓励等方面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勇担当,打造规范大平台。一是规范财政管理平台,打好财政改革深入战。聚焦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面对困难和挑战,既敢于突破,又稳扎稳打,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近三年来,从财政自身着手改革,陆续铺开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涉农资金整合、国库资金统管、国库电子支付等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盘活国有资产推进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建立政府债务防控机制。这些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走在前列,推动区财政管理进一步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堵塞腐败源头。二是规范收支管理平台,打好依法理财组合拳。聚焦“收入目标”,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执收,完善综合治税平台,建立零散税收委托代征机制,健全非税收入管理,整合人力资源全面开展财税收入攻坚战,在收入形势非常严峻的困境之下,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在全市保持第二。聚焦“三保支出”,严格预算管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从资金分配、使用、拨付等各个环节,坚持“三个优先、四个从严、五个一律”,即: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优先保障“三大攻坚战”,优先保障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的重点工作需要;从严控制预算外支出,从严执行财经纪律,从严控制用财政性资金办节会,从严控制公务出行标准和公务接待标准;一律不安排区级配套,一律压减动用财政性资金发放奖金补助,一律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一律不安排公费出国(境),一律不安排公车购置和办公楼建设经费一律压减单位普通专项。既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又加快了资金拨付进度。三是规范资金监督平台,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紧盯财政资金管理痛点、难点和焦点,结合日益完善的财政信息化平台,以日常监管促规范,以专项检查抓整改。通过国库支付电子化建立全程动态跟踪的业务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数据传送无纸化、业务处理标准化和资金拨付安全化,达到“安全、便捷、高效”的目标。依靠互联网+监督+小微权利监督,打破了各部门扶贫惠农资金和项目数据的“信息孤岛”,使扶贫项目和惠农资金“晒”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为打通扶贫惠农款落地到户最后一公里发挥了财政部门的积极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