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财政收入增长面临困难与挑战的实际,全市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收入组织。全市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3亿元以上,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经济实现平稳运行,为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复工复产”,抓好政策落实。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防疫期间“惠企政策大礼包”。市财政整合年初预算各项事业发展资金,设立2.03亿元企业解困专项资金,主动对接部门和企业,简化资金安排程序,切实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截止当前已拨付1.3亿元,后续资金力争在4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及时拨付200余家企业稳岗返还补助资金2748万元,足额保障市内复工企业预防新冠肺炎中药饮片免费发放工作,拨付资金39.8万元开通“衡阳东-深圳北”高铁专列送农民工返岗复工,促进人员安全有序返岗。落实减免租金政策,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临时性免租,已减免987家租户租金2074万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购买新建商品房和存量住房给予补贴,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步收取报建费用,从上下两端同时刺激房地产市场,目前约有435户购房者申请补贴,预计需要补贴资金234万元。
聚焦“融资纾困”,撬动财政杠杆。市财政及时对接金融机构,主动扛起担保贷款的责任担当。加强与银行的对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已与市农业银行、市建设银行、兴业银行、衡南浦发村镇银行和交通银行等5家国有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得银行授信13.3亿元。主动对接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30余家,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复工开工企业64家,实行降低担保费率、降低反担保要求、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已为13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900万元,其中对4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1100万元担保,免收担保费6.5万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0万元。积极与园区对接洽谈,创新担保方式,了解掌握150余家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已与衡山科学城管委会签订了《风险分担协议》,为园区内有发展潜力但缺乏有效保证措施的企业提供了优质有效的担保增信服务,松木经开区、蒸湘区、衡南工业等园区主体共保联担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聚焦“年初目标”,完成收入任务。受疫情影响,前2个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95亿元,下降4.97%。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45亿元,下降3.88%。面对当前的严峻收入形势,市财政局将收入组织作为当前首要工作,成立了由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奋战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过半工作方案,计划3-6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增幅分别不低于4%、5%、5%、5%,并及时下达县市区、园区财税收入任务。加强收入调度,与税务部门、非税执收部门协调配合,严格依法治税,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前段收入形势不好的县市区、园区的调度,尤其是降幅较大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3月份开始,坚持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倒排时间、倒逼进度,确保顺利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
聚焦“精打细算”,提升保障能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20年“三公”经费较上年压减10%,充分统筹、整合预算资金,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对外借款清理力度,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三大攻坚战”、 疫情防控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大惠企政策宣传、执行力度,简化办事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各项惠企资金、疫情防控资金、防疫物资采购及时足额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