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株洲:云龙示范区“三个着力” 助推财政管理工作见实效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云龙示范区“奋力创新业、五年夯新城”的关键时期。面对依然严峻的经济形势,示范区财政坚持“敢打敢拼、大干快上”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支持“项目攻坚战”“企业帮扶年”和“招商引资年”活动,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管理有序推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一、着力财源建设,实现收入“双过半”。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仍不景气,辖区经济指标不甚乐观,稳增长压力依旧较大。但示范区财税部门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收入,想方设法培财源,确保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完成公共预算收入5.82亿元,为计划的57.48%,同比增长13.12%,税收比重为67.78%。一是政策聚资。先后研究制定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办法、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的实施方案等,加大“全员招商”力度;全面深入摸排辖区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分布情况,统筹协调、积极沟通,力促建安行业税源有序发展。二是筑巢引资。统筹考虑辖区关停老旧企业实际情况,有序铺开标准厂房片区建设,逐步形成“两型”工业加速孵化基地;全力推进湖南移动数据中心、新奥燃气、中特物流、生物多肽、高新火电等总部经济建设,激发长远增收潜力。三是注重培资。释放财政改革红利,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在巩固老牌工业、现有产业财源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云峰湖体育公园、华强创业基地、奥悦冰雪、水上乐园二期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紧密跟踪北欧小镇、云顶•栖谷、云峰雅郡、碧桂园二期等一批有规模、见效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有效缓解当前财税增收压力。

  二、着力绩效监管,突出支出“保重点”。今年以来,示范区财政坚持一手抓财政支出的进度管理,一手抓资金的使用绩效。上半年完成公共预算支出4.42亿元,为计划的73.57%;其中,民生投入约3.2亿元,占到支出总量的近7成水平。一方面,加强保障民生支出。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上半年,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67万元,同比增长130.84%;教育支出240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815万元,同比增长50.9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事业支出661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057万元,同比增长331.4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183万元,同比增长73.28%。另一方面,加强支出绩效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部门预算和专项预算编制力度,示范区2017年政府收支预算顺利获市人大审批通过;及时做好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全面完成财政结算、总决算和社保资金决算工作;组织管委会预算单位、各镇街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召开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培训大会,进一步理顺体系、明确机制;高效完成示范区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有力提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效能水平。

  三、着力制度建设,力促管理“上台阶”。今年以来,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示范区财政围绕管委会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着眼全局、兼顾当下,一以贯之地做好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管理的各项要求,先后制定和出台《协税护税管理考核办法》《往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整理出台《财政管理与内控制度汇编》,逐步构建了有序运行的财政管理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监管力度。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建立完善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财政监督工作,先后开展民生资金、扶贫资金、PPP项目、湘江治理等专项财务检查;全面铺开示范区往来资金清理工作,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使示范区多年的呆坏账得到有效回收,上半年有效清理往来资金582.53万元;建立完善打非案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积极研究孵化器扶持奖励政策,创优辖区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模式,上半年审定84个项目,送审金额5.97亿元,审减率为7.53%;积极推广两型技术和绿色节能产品,不断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引导功能,上半年采购规模3660万元,节约资金403万元,节支率约11%。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