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寿县三措并举破解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题
常德市汉寿县积极探索创新,采取措施破解有关难题,率先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全县达成经营权抵押协议的土地(水面)共3741.2亩,发放贷款1664万元,预计全年发放贷款2000万元以上,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规范抵押登记,破解经营群体筹资难题。今年,该县出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村经营群体可以凭借其土地(水面)的经营权获得银行贷款。同时,规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实行登记制度,并设置了土地经营权抵贷底线,即申请人的抵押物须集中连片,种植粮食(经济作物)或养殖页面在50亩以上;在农经部门取得土地合法经营权证,承包经营期5年以上;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后,不得随意改变农业经营用途等。通过规范土地(水面)经营权抵押登记制度,目前全县已受理抵押贷款咨询、申请63宗,其中31宗已办理抵贷手续。
二是创新评估体系,破解土地价值界定难题。在评估方式上,明确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承办金融机构、经营权人为评估主体,由三方共同协商、共同评估。如三方难以协商一致,则聘请专业评估公司评定。在评估依据上,明确土地价值评定依据为“年租金×经营期限+地上种养物价值”,其中“地上种养物价值”按照近三年市场平均价格,结合抵押物的地理位置、设施等条件以及种养殖续期预期经营收益确定。同时,明确规定农户通过口头协议流转的土地、承包时间过短的土地及产权关系不清晰的土地不具备抵贷资格。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破解贷款风险掌控难题。采取“一降一升”(即降低土地经营权抵贷金额、提升贷款准入门槛)的办法,防范和规避经营户陷入贷款风险。经营户在还清贷款本息之前,必须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作为抵贷凭证交由土地流转中心代为保管,一旦出现在贷款期内无力偿还的情况,经管部门可以暂时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变卖、拍卖以及法律诉讼等手段,将土地流转到第三方,以此收回所欠贷款。另外,制定“按月监测”措施,经营户获得贷款后,一旦逾期率达5%,银行和经管部门将及时调控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