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新化县财政给力交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县。交通是经济的动脉,为解决交通瓶颈制约的“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尽管财政过着紧日子,该县却每年拿出6000多万元,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筑大交通,全力打造湖南中西部交通枢纽。随着娄新、新溆两条高速公路在此对接,沪昆高铁过境并设站,资江航电枢纽、支线机场等大项目落地,省道S217、S225、S312改造拓宽,422公里县乡公路改造硬化,3523公里农村通畅公路实施,该县水、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正在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新化地处湘中丘陵与雪峰山脉的交错地带,由于雪峰山脉的阻隔,过去“车到新化止,西去无路行”。随着娄新、新溆高速公路的建设,加上沪昆高铁的开工,新化西行出口已被逐步打通。新化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已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蚩尤故里大熊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山龙宫则是世界溶洞极品。新溆高速两条连接线完工后,从县城到紫鹊界看世界梯田奇迹,到大熊山访远古蚩尤留存的遗迹,均在1个小时车程以内。2013年,新化县以文化旅游产业成功列入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将获得省财政连续三年不低于3个亿的资金扶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该县迎来了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春天。按旅游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旅游兴旺之日,正是新化经济腾飞之时。

  二是促成了产业顺路的大集聚。近几年,新化县坚持“围绕产业办交通,依托交通兴产业”,沿交通干道崛起园区经济。该县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挤出资金3000多万元,将新化县城至西河镇的S225公路进行拓宽硬化,从而成功争取海螺集团进驻西河镇,海螺集团投资新上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年创利税2亿元以上。海螺集团的进驻,不仅水泥主业得到大发展,还带动了石灰生产、编织袋、物流等相关产业,向S225公路两旁集聚,建材产业园区加速崛起。长娄高速公路从涟源湄江延伸至新化琅塘,连通娄怀高速,琅塘镇顺路崛起冶金工业园。沪昆高铁在新化洋溪设站,该县重新规划洋溪新城,在洋溪建设数码快印产业园,吸引了众多老板返乡入园创业。新化三桥连通县城的环城线,带动向红工业园、大洋江工业园扩容,形成全县的重化工、电子陶瓷、铁合金基地。产业顺路调整,建材、冶金、物流、数码快印正在崛起为新化经济的增长点。

  三是激发了外商投资的大热潮。新化不仅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是黑米、甜糯玉米、薏米、杨梅、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地。以往招商引资,意向合同多,真正落地的项目却很少,就是因为路太差。现在路通了,招商引资就有了“金钥匙”。近年来,世界500强沃尔玛、知名企业步步高等欣然布点新化。在第7届“中博会”上,因为高速公路的开通,一举促成维山石材深加工、奥特工业天然气、钒电池锂电池生产等大项目,每个项目引资额都在亿元以上。吉庆-温塘-田坪的等级公路改造,让当地的优质煤有了北上出口,多家公司争相入驻,最终国电集团投资12亿元,开发年产30万吨的杨家山煤田。新溆高速公路、S225干线改造,新化向西、向北的大门洞开,海螺水泥集团主动追加投资,启动海螺(新化)水泥厂二期工程建设,辐射湘西、湘北大市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