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创新思路积极为县域经济发展“输血”
一是积极组建融资平台。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贷款,该县未雨绸缪,于2013年12月组建了担保公司,从而使重点项目建设多了一个融资平台和资金渠道。并通过BT模式引进的投资业主,担保公司对有实力,又有良好信用记录的项目业主,给予项目建设贷款担保。
二是充分发挥“三位一体”集聚效应。积极打开思路,如林业、特色农业的发展,由政府通过统筹产业发展资金作为资本金,成立各类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把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银行金融资金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集聚效应。同时,再利用融资平台担保,银行放贷、财政贷款贴息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操作模式,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到产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如溆浦风雨桥就计划依靠市场进行建设,再如拟修建的戒毒所、城北学校、医院等,也都考虑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来进行建设,政府再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财政奖补的形式予以支持。这样,既使项目建设能顺利进行,也减轻了财政的压力。
四是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全县小微企业,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尽管目前该县财政资金调度承受了巨大压力,但今年仍将再拿出1000万元组建小微企业“助保贷”平台,用于撬动银行资金贷款,缓解资信良好的小微企业和一些合作社发展中的资金难题,从而促进我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龙头企业。
五是大力提高申贷总量及成功率。认真学习金融知识,并深入了解各类银行的贷款政策和金融产品,指导和帮助企业、合作社及产业大户与银行的有效对接,提高申贷总量。同时,积极指导和收集各企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及申贷意向,及时向金融机构进行推荐,并要积极主导一些项目通过“银团式贷款“和”社团式贷款“,以提高申贷的成功率。
六是努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积极组建“农民物权评价中心”,将农民手中的林权、地权、房屋所有权转化为可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质押物,以破解农民发展产业时所遇到的资金瓶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