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着力推进乡镇煤矿四化工程
冷水江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分属金竹山、渣渡、冷水江、毛易、寒婆坳等5个矿区,行政区划涉及10个乡镇办,全市共有乡镇煤矿63处,设计生产能力358万吨/年。为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按照做大做强一批,兼并重组一批,退出关闭一批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乡镇煤矿“四化”工程(集团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
一、实施集团化兼并重组工程。集团化是煤炭产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坚持政府引导、政策鼓励、市场运作相结合,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相结合,以强并强、以大并小相结合的原则,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兼并重组,全市除限期退出的矿井外,均应无条件参与兼并重组。要按照1个井田为1个开发主体、人财物紧密型组合、股份制改造、有协议章程、注册资金和营业执照、有机构(综合协调机构,安全监管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大型设备流转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等要求,扎实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至2015年,全市形成1个30万吨/年、12个15万吨/年、16个9万吨/年的骨干矿井格局。
二、实施机械化改造工程。推进煤矿机械化是实现小煤矿“减少人员、减轻强度、保障安全、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大力推动机械化采煤和机械化装载、运输,推广复杂煤层地段应用短壁综采、高档普采采煤工艺、薄煤层刨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应用。改扩建矿井一律必须按照机械化采煤。2015年10月底前,凡是开采实体煤层且资源条件许可的矿井都实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真正实现装备上水平、上档次,全力推进采掘机械化向纵深发展。
三、实施标准化矿井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是夯实安全基础,提升煤矿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强制推广正规壁式工作面采煤和改革支护方式,坚决淘汰巷道式采煤等落后的开采方式,加快采面支护钢铁化、掘进支护锚喷化进程。要按照“地面花园式、井下工厂式”的煤矿建设理念,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矿区“绿化、美化、净化”和“两堂一舍”改造工程,努力让广大矿工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
四、实施管理信息化工程。加快信息化改造速度,全面推广国内最先进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视频指挥系统、井下小灵通通讯系统等装备和技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矿山”,全天侯对各种危险源进行在线监控和预警处置。建设完善全市煤矿安全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全市安全监控联网,实现全市矿井井下和地面各个生产系统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决策指挥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防范事故发生。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