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财政:党建引领为新农村点村建设助力
走进木塘垸,一路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穿梭于乡村田地之间,这里盛产棉花、油菜,每到秋天垸区棉花一片雪白,素有“银木塘”美誉,位于该乡大道边上的孔家河村是县财政局驻地点村,一年以来,该局点村工作队以创先争优、服务基层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当地群众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环境,勾画出一副“和谐、安宁、幸福”的画卷。
助力巩固民生工程,城乡结对办实事
该局年初成立新农村点村工作队,结合孔家河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规划,并严格了工作纪律,点村工作队由一名副局长牵头,明确了联络员,及时掌握该村党员和群众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孔家河村由文艺、桂洲、周湾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30个村民小组,5172人,有党员165人,是一个依靠棉花、油菜和绿色蔬菜为主的垸区农业村。针对该村人多地少的问题,工作队深入实际,先后邀请县科技局和党校专家给群众授课,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实地教学提高群众的科技兴农意识,该村9位养殖专业户、125名务工返乡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该局工作队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宣传惠民政策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民生举措,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收集问题并记录,共联系村里产业大户、生活困难户共10户,指导乡村两级帮联点村群众18户,该局党组按照“党建引领,城乡结对、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思路,先后五次走访慰问点村,送出慰问金2500元,农用物资7500元,局、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密切了和群众的联系,点村工作队员每个月要下村4至6天,了解村情民意,重点对基础设施和难点问题进行帮扶,今年以来,支持孔家河村硬化村级公路4公里,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1万元,发动群众自筹资金30万元,疏通硬化沟渠8010米,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乡政府组织在该村召开了三农生产以点带面工作现场会。针对该村老村部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的状况,点村工作队表示在驻村期间积极支持该村尽快将村部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建设一所适应基层组织发展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助力建强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强队伍
“咱们村干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你看,路也修好了,这村庄也亮起来了”。走进该村,群众对支村两委团结干事、务实进取的作风都交口称赞。一年来,在点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农村基层党建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等方面不断加强。针对村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和帮带能力不够强的特点,点村工作队员抽时间参加支村两委会议,深入村组指导建设党小组,建立党员台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今年发展了一名35岁以下党员并纳入村主干进行培养,通过点村工作队、党小组和村干联动,进一步加强了村党支部的核心力量和党员的“双带”能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银木塘”棉花专业合作社是该村务工返乡的燕良贵创办的,原孔家河轧花厂因经营不善倒闭后,他开办了小型轧花厂,小有成效后,在县、乡、村党组织的帮助下,创办了新源棉花加工厂,年加工皮棉能力从原来的3000吨提高到现在的10000吨,加工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之后,以新源棉业为基础成立的银木塘棉花专业合作社,通过诚信经营、让利于民,深受该地棉农欢迎,形成了“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使当地群众提高了科技种棉的技术,共组织培训3500人次,通过基地辐射,带动了6.5万亩棉花按照规范化操作技术进行生产,社员比该乡其他农户平均增收2300元,近年,县财政局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万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在不仅收入翻番,我们还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开始走品牌化生产。”访问党员文正权,他如是说。该村把合作社当课堂,通过集中培训、举办讲座、交流学习等形式,加强党组织核心能力和阵地建设,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达到了党建促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目标。2012年“七一”表彰大会,孔家河村荣获“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助力打造幸福村庄,凝心聚力抓创建
为推动县委“打造现代产业、建设幸福桃源”的目标,点村工作队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纳入工作规划和对党支部的考评内容,并以此对村党支部的进行分类定级,若完成效果好,点村工作队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若工作推进滞后,则对支村两委班子进行通报,县财政局点村工作队不定时下村督查工作落实情况。7月5日,局长谢永忠抽出时间带领班子成员赴点村进行“大调研、大走访、大慰问”活动,邀请村干部、党员代表座谈,详细了解村里基本情况,指导村里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工作队员的鼓励和支持下,该村积极发展生产,粮食产业有新突破,全村种植油菜4000亩、棉花5210亩,有9家养殖大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该村不仅注重经济发展,同时注重生态文明。支村两委给每一个农户下发了“建设生态文明村庄倡议书”,动员全村开展环境整治,每周召开一次支委碰头会,对全村30个村民小组进行分片管理,点村工作队不定时进行“引导、指导、督导”。该村共投入6万元资金修建垃圾池,购置了3台路面清障车,聘请了3名保洁员,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清香四溢,风光宜人,吸引了众多远方的来客,该地成为观光旅游农业的乐园。该村引导农民按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号召符合条件的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参保村民年满60岁即可领取退休工资,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001位村民每人每年领取660元退休金安享晚年。广大村民在茶余饭后欢跳广场舞、组织老年腰鼓队,在推进村民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推进了村庄整体精神风貌建设。随着社会保障水平、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该村正以平安创建,文明创建,村民自治,便民服务为重点,打造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