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湖南财政新闻联播

常德市财政全力支持农业发展

  1、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一是财政预算安排。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提高财政支农投入力度。2007年至2011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支农投入共计26.17亿元,2011年比2007年增加4.11亿元,年均增长21.94%,比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高4.29个百分点。2012年市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1.24亿元,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3800万元、区级项目资金2260万元、农村危房、危桥改造、公路建设等资金3400万元,安排乡村组织运转保障奖励资金1000万元、乡镇机关维修改造资金500万元,并追加农口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二是积极向上争资。在财政自身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研究政策取向,捕捉相关信息,建立农业资金项目库,提高争资争项针对性,加强汇报联络等措施,近5年,我们累计编制了农业项目标准文本500多个,可研报告300多份,争取资金近60亿元。三是突出投入重点。在资金投入上,坚持突出重点,如集中财力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009年,支持各种示范片建设资金为1500多万元,2012年达到3800万元;集中财力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市本级安排科技推广资金880万元,2012年达到1160万元;集中财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2012年新安排农业合作社培育资金300万元。

  2、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为减少资金分配上“撒胡椒面”,坚持集中财政支农资金办大事的思路和方向,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按照“以县市为平台,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的模式,连续三年开展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较好的发挥了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目前,县市区均开设了整合专户,完善了经人大批准的项目规划,使支农资金在“县”这个层面上得到了整合使用。我市9个区县市已全部纳入省级项目笼子,今年省财政厅安排引导资金3900万元,整合其他财政资金及引导社会投入总额超过2亿元,项目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加大了资金监管力度。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每年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编制好农口部门预算,特别是2011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实施定额改革后,我们对2012年市本级1.24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3300万元水利建设资金,按使用方向和部门进行了全面细化预算,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加大了资金分配的计划性,为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以奖代投。为顺应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省直管县后农业项目以奖代补管理办法,出台了《常德市新农村建设资金奖励办法(试行)》,明确市对县相关工作开展实施以奖代补,资金不明确到乡、村,按系数进行百分制考核,按分值分配资金,奖励县级财政,既扩大了县级自主权,又促进了重点工作开展。三是强化资金监督。近年来,重点对退耕还林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集体林改经费、能繁母猪补贴资金、阳光工程补贴资金、生猪调出大县资金、沼气建设资金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纠正,维护了项目资金的严肃性,确保了专款专用。

  4、加大了资金引导力度。一是通过项目引资。支持引进雨润集团、新绿州食品等知名企业,积极培育金健米业、汉寿甲鱼、澧县葡萄、石门柑桔、桃源野茶王等本地品牌项目,扩大产业影响。二是通过贴息引资。近年来,市本级每年安排贴息资金25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贴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入,现已逐步形成惠生肉业、丰康生物、中意糖果等知名农业企业。三是通过担保引资。全力打造财鑫投资、双鑫小额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投入,为中小农户及农业企业排忧解难。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