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五项措施”力促工业发展“四年倍增计划”
为积极落实娄底市工业发展“四年倍增计划”, 冷水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转三化”为主战略,以“一区四园”为主战场,以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集聚发展、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经济开发区产值达150亿元,年均增长43%。全市规模企业户数达120户,较2011年增加20户。其中产值过200亿元的企业1户,50亿元的企业2户,10亿元的企业8户,5亿元的企业15户。着力打造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五大产业集群,到2015年钢铁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0%;锑产业产值达100亿元,年均增长18%;煤电产业产值达120亿元,年均增长18.5%;煤化产业产值达50亿元,年均增长23%;建材产业产值达20亿元,年均增长45%。
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五项”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市级工业发展基金在保证2012年预算安排数300万元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每年增加100万元,到2015年达到600万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贷款贴息、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奖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中小企业发展。发改、科技等部门在安排项目、科技等专项资金时,应重点向工业企业倾斜。
二、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切实加强政企、银政、银企合作,支持银信部门优先向工业企业发放贷款。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支持担保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坚持“布局集中、产业聚集、用地集约”原则,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确保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项目。
三、服务保障。建立“一帮一”领导和市直部门帮扶工业企业(项目)的工作机制,帮扶重点放在指导、督促和协调服务上,帮扶工作保持相对稳定并长期实行,做到企业不发展,帮扶不脱钩。配合帮扶工作的部门要分解任务到人,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切实优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严格执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的“三强”行为。
四、组织保障。成立冷水江市四年决战工业600亿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成员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及重点企业发展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
五、激励措施。设立决战工业600亿元项目建设奖和项目服务奖。市工业决战办每年根据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安排年度工作任务,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企业和挂点联系领导及单位的依据,对完成任务的企业、挂点领导及单位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