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纾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再发力
为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稳健发展,武汉市2021年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武汉市财政局迅速行动,研究新一轮财政贴息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兑现办法,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改“名单限制”为“用途控制”,支持对象更加明确。新一轮贴息政策取消名单制限制,凡在武汉市登记注册、正常经营、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在2021年获得的新增纾困贷款,均可享受财政贴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的经营性贷款,其借款人为法定代表人、公司股东或经营者,可享受财政贴息。市场主体获得的纾困贷款必须用于生产经营、流动资金周转,方可享受贴息政策。纾困贷款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金融和类金融等业务。
二、改“多头申报”为“就地申报”,申报流程更加优化。新一轮贴息政策减少了各级职能部门对企业资格审核认定环节,企业获得纾困贷款后,直接对接注册地所在区,由各区受理、审核贴息申请,大大缩短贴息申报流程,减少办理环节和层级。同时,升级武汉市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平台上传资料、线上申报,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三、改“市级审核”为“区级审核”,审核手续更加快捷。下放市级部门审核权限,武汉市各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开展纾困贷款及贴息各项工作。贷款企业提交纾困贷款贴息申报资料后,各区工作专班采取线上审核的方式,确认贷款额度、贴息金额。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审核结果通过“汉融通”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内企业如对审核结果有异议,可直接在线上提出复审申请,贴息审核过程全线上完成。
四、改“一点兑付”为“多点兑付”,贴息兑现更加及时。2020年贷款企业申报财政贴息,经逐级审核汇总后,由市级统一安排资金,集中办理兑付,兑付流程和时间相对较长。新一轮贴息办法改为贷款企业就地向各区申报,由15个区安排资金直接对企业办理兑付。各区工作专班根据企业申报情况,分批次拨付贴息资金,第一时间通过贷款银行直达企业账户,有效提升兑付效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3日